主題:佳作,《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
無圖示
回應
1F
《賽德克‧巴萊》給我不少感想,不僅止於電影的感想。要談論《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這部電影我認為分成幾個部份來聊會比較實際,而在談論之前,就讓我先用個標題來說明我對這部片的觀感吧。

拖泥帶水的客觀史詩片佳作。

這是到目前為止看完《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的感想。

到目前為止,我不曉得《賽德克‧巴萊(下) 彩虹橋》會帶給我甚麼,但若單純就上集來談論,那麼就是如此,魏德聖做得不壞、甚至是比我心目中的低標要好,但這並不是一部讓人拍案叫絕、或會忍不住掩面痛哭的片子。

我會認為這部電影有兩把雙面刃,砍傷自己同時,也砍進我內心。

●第一把雙面刃:拖泥帶水還是注重細節?●
我希望愛台灣的網友們不要急著替魏導找理由,買票進場自然有能夠公評電影的權利,而我也不是話放了就跑的人,歡迎指教。

《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的故事一路從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開始,一路演到霧社事件裡莫那帶領族人攻擊霧社公學校為止。以我個人而言,是太長、太拖了。

《賽德克‧巴萊》的意思是『真正的勇士』,你能夠從整部片的脈絡讀到魏德聖導演企圖抓到這句話的精神,而這部片的主軸是霧社事件,這應該是一部日本人與賽德克族人(甚至可以說是台灣所有原住民)間的故事。

因此前頭簽訂條約、日軍登陸基隆一路往下攻略的片段其實不具意義,這應該是一個原住民與日本人的故事不是嗎?

我能理解導演希望能把史實演繹確實,讓可能不了解這些事的外國朋友或歷史課還給老師的台灣朋友了解,但若以這個邏輯,那是否也應該把清朝為何腐敗、日本當時如何富國強兵描述出來?不然外國人也不明白清帝國這麼龐大的版圖何以被日本打敗。

而後許多情節都顯得托泥帶水。也許是因為對原鄉情懷,想更多的是呈現原住民當年的生活,但很多鏡頭、特寫,其實有點……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你能明白導演這麼做是為了傳達某個精神、為了講敘某個事實,但仍會為這樣的敘事捏把冷汗,這樣很危險,像莫那在山頂跳舞的鏡頭表現出某種雄壯的滄桑,但不能否認這樣的鏡頭太藝術,甚至對於一般觀眾來說意義不大。

以我認為,這部電影在最一開始的切入點就太客觀,客觀到失去精準度,恕我直言,客觀對一部電影來說並不是利多因素,這並不是記錄片,而是應該具娛樂效果的電影。

●第二把雙面刃:客觀是件好事但並不有趣●
我們談到了客觀。其實在我心目中這是應該被稱讚的地方,太多類似片子一昧的呈現權力者的暴行,彷彿在鼓勵仇恨,而忘卻了當人們報仇時其實與權力者同等殘忍。

魏德聖導演顯然盡力在保持一個客觀的身份。

客觀的缺點是,你可能無法放進許多情感給角色,因為任何戲份上的偏重都會讓客觀傾斜,這也是為何我說『客觀並不有趣』的原因,能散發的情感太淡薄了,兩邊不討好。

尤其這份客觀還得分散到大量配角身上,日本人主要配角就有五人,賽德克人更多,每個角色的戲份都不少,卻反而給人一種『點到為止』的感覺。願意理解賽德克人的日本人表現不多(這樣怎麼襯托出整個事件的無力與無奈?),欺負賽德克人的日本人表現得是夠壞,但還是不夠,應該能有更多事件,更多衝突。

而因此與日本人互動的賽德克人表現也被壓制住,他們的憤怒顯得不夠深刻,對日本人的恨沒有被適當擴大演繹;做為身份認同飄浮不定的花岡一郎、二郎,對文明的嚮往與無法忽視身上仍流著賽德克之血的矛盾情懷顯得不夠紮實,反倒是劇尾徐若瑄的哭喊聲喊出真正的無奈。

我認為那是很高明的一幕,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幕,在殘酷熱血之後淋下的冰冷指責。只可惜這幕依舊沒有紮實的前奏情緒來烘托。

最重要的日本與賽德克間的認同差異,日治時兩者的生活差異以及一切不同引起的磨擦都太少了。我們沒看到多少生活上的插曲,沒有看見太多生活差距與劇中所謂的壓迫。

日本的武士道與賽德克族的靈魂應該能激出相當可怕的火花,但可惜在這《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它們的磨擦並不夠,無論激起多大的火花,都缺乏物理上的證明,你看見光,卻感受不到熱。

這兩把雙面刃砍傷了這部片,從可能的傑作成為佳作。佳作?是的,因為這兩把雙面刃還是砍進我的心裡。

●雙面刃砍出的靈魂●
人躍起。

在霧氣中側轉身子,刀光沉沉閃爍,切開霧、風、雨。

唰的一聲,人斷魂,頭落地。

這樣的鏡頭太多了。多到當我看完電影背著我的小包包時,都會有錯覺我背著一顆頭,我剛出完草。只是以我的五短身材與疲弱的運動細胞,恐怕是無法成為好戰士吧(笑倒)。

我認為《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完成一件事,它雕琢了莫那魯道的靈魂。深刻的、一斧一鑿的,將它如奇萊山的靈魂刻劃出來。

也因此刻出賽德克族的靈魂。

莫那魯道不是英雄,他是個強悍的戰士、是個好獵人。

尤如野獸般自由奔放的傢伙,甚至頗自以為是,是我不喜歡的那類人(偷遠目)。

因此大家在預告片裡看見的莫那魯道被壓制在地、瞪天大吼的一幕,著實讓人動容,是狠狠的一鑿。

註定莫那魯道被壓制、無力動彈,只能眼睜睜看日本奪去一切,在他們身上強加文明,奪去傳統。

他們必須改變,莫那魯道必須改變,他努力過了,但沒有辦法,奇萊山仍是奇萊山,那被雷光切開的巨石下,那彩虹的彼端仍有祖靈的家。他是個賽德克,毋庸置疑,他會去那豐美獵場。

他是個勇士,真正的勇士。

無法改變,無力回天的悲哀,一層層疊在莫那魯道身上,銳利的雙眸閃爍的是覺悟,他戰鬥,挺身面對命運。

這是拖泥帶水與客觀所雕琢出來的靈魂。

雖然我不禁想問這樣的犧牲值得嗎(偷遠目)?

●結語●
《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有不少值得津津樂道的地方,像是語言的講究、充滿迫力的對白(佳句都快可以列成冊了)。

壯闊山景,豐美森林,若鮮血般的緋櫻,穿梭其間的族人看上去那麼自然與美麗。

水準上的動作戲,帶著力與美的殘忍藝術,那種俐落的強憾,實在是一種很棒的視覺享受。

但對我來說劇情勝過一切(苦笑),因此若有人覺得我在找麻煩、都在挑缺點,那也只能說誰叫有這些缺點讓我挑呢?我就重劇情咩。

《賽德克‧巴萊(下) 彩虹橋》會呈現甚麼樣的內容我相當期待,或許上下集一起看會更過癮也說不定。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讚!
這篇是我看過的影評最平實卻深入的
給你拍拍手
無圖示
回應
3F
日本人才是狗!還想篡改教科書,喊日本萬歲的人不知腦袋裝什麼大便!應該是狗大便!
無圖示
回應
4F
對對對
台灣人都該去吃大便
清國奴!
活該千秋萬世都被殖民被奴隸
只有與大陸交心結盟才能對抗小日本
無圖示
回應
5F
對於前段台灣簡史的論述,我並不認為是非必要的,因為這段代表著日本帝國「為何來,怎麼來」的史詩觀點,代表著日本殖民的強勢,對於一部片的時代氛圍有立基的效果,且這段劇情節奏相當明快,對於歷史控的我來說,看的相當過癮…
無圖示
回應
6F
一部記錄史實的電影…
我並不覺得娛樂必須要加上多少…

所以魏導…真是賭很大。
佩服。
無圖示
回應
7F
我同意魏導賭很大,也很開心有很多人看完不覺得悶,但我擔心的是這些很多人並不是多數人,在一個劇情片票房普遍不佳的國家裡,我認為魏導賭得太大、犧牲掉太多娛樂性了。

至於氛圍與立基...我覺得若從日軍進入霧社,原住民抵抗然後失敗,從這裡開始的話切入點會更準確,當然這種事見仁見智啦(笑)。
無圖示
回應
8F
我覺得衝突點太薄弱啦
應該從十幾名日軍輪姦一名原民女孩, 再用刺刀戳進她的陰道
這樣才能給後來大屠殺一個合理的解釋
無圖示
回應
9F
怎沒有日本兵把生番的小孩拋到天空,再用刺刀戳住,活像中秋節烤肉串的鏡頭?
魏德勝拍得不好
要是由我們劉家昌來執導,一定有這種振奮人心士氣的鏡頭
梅花`沒花~滿天下~有妳就沒有他~
無圖示
回應
10F
同意BD的精湛的看法!

我蠻擔心魏導那七億台幣能否回收...
無圖示
回應
11F
電影評論寫的不錯...沒有政治情感在裡面...
無圖示
回應
12F
我不想多說

我還要再看一次,因為很多細節在我低頭吸可樂的時候錯過了
無圖示
回應
13F
我也是
因為很多細節在我低頭吸我住持方丈的雞雞的時候錯過了
無圖示
回應
14F
還看過和尚跟尼姑一起去看電影的
無圖示
回應
15F
罪過罪過
因為我看到施主一片癡情
我就原諒他了
無圖示
回應
16F
住持方丈明天還要帶我去看第二遍
看完還要去烤肉賞月呢
無圖示
回應
17F
開版的寫得很中肯,剛看完電影的我,也很同意許多觀點
無圖示
回應
18F
> 那是否也應該把清朝為何腐敗、日本當時如何富國強兵描述出> 來?不然外國人也不明白清帝國這麼龐大的版圖何以被日本打> 敗 ?

如果這樣,改拍電視連續劇,比較適合吧。

很多人一直覺得出草畫面太多,看到膩了,不過我個人覺得剛好,要呈現霧社大屠殺畫面,如果只是像1895 那部片那樣大概交代一下, 我懷疑這部片會有震撼嗎?

就像與郎共舞那部片好了,只是一把斧頭從後射來,以及兩支箭設死一個煮東西的白目傢伙,那實在沒什麼看頭。

還有大漢英豪的最後莫西干人或阿波卡獵逃,怎麼比,論音樂,音效及砍殺,都完全比不上賽得克巴萊的出草震撼。所以已經很有水準了。但論劇情流暢度, 大漢英豪及阿波卡獵逃較強,原因是這種好萊塢片,劇情單純,容易表達。
無圖示
回應
19F
評論的人乍看寫的好像有道理,不過仔細看就知道是沒什麼知識的笨蛋,還在裝什麼影評人,再去多讀20年書吧,別丟人現眼了.
無圖示
回應
20F
其實這部片有幾個畫面,我至今還感覺無法釋懷或有點可悲:

1. 有點小色又膽小的那個日本警察, 被砍頭了: 這個人其實不壞,腳色還有點討喜。

2. 愛哭又脆弱的西村, 被砍頭了: 這個人也是不夠壞,感覺還有點滑稽。

3. 小島的老婆,田中千繪抱著孩子,被刺死...

4. 沒有死的二郎老婆,泣聲說為何要出草...

總之日本人實在演的不夠壞,唯一壞的可能是砍小孩手的那個軍官。

如果找真正面目睜獰的日本人,來演很壞的劇情與腳色時,會有困難,可以找旅日華僑或日語較道地的台灣人來演。
(共3頁)

 第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