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不負責影評】昆丁塔倫提諾又一精彩之作《惡棍特工》....
無圖示
回應
1F
昆丁塔倫提諾又一精彩之作《惡棍特工》Inglorious Bastards
文∕小智

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無疑是我最喜愛的導演之一,今年台北電影節有幸看到一部名為《澳洲B片真牛B》(Not Quite Hollywood)的紀錄片,片中便有導演馬克哈特利(Mark Hartley)對他進行的訪問,觀眾除了透過該片看到澳洲早期B級電影的發展,更得以看到這位老頑童抒發他對這類型電影的熱情,以及對他日後創作時的影響。

而我之所以喜愛昆丁他的作品,原因在於他總有能力在商業架構之上,持續保有他旺盛的創作力及暴力美學風格。在他的作品當中,總是充斥露骨又毫不掩飾的暴力場面,並透過大量血腥影像去「冒犯」觀眾。好比《追殺比爾》(Kill Bill)一片,有誰會想到人物拿武士刀斷人頭顱之後,被害者的血竟然會噴得跟消防栓一樣誇張呢?而在這血腥卻充滿創作者高度幽默感的同時,觀眾於是不感到害怕,甚至還跟著莞爾一笑,這就是導演在電影中所施展的高超魔力。

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可說是昆丁的成名之作(獲得1994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而《追殺比爾》更可說是他近年來的代表之作。縱使昆丁一炮而紅,但日後作品卻絲毫沒有再繼無力跡象,仍能憑藉他高度幽默的想像,以及玩轉劇情及影像的技巧,而讓觀眾為之炫迷。而本文所要書寫的《惡棍特工》(Inglorious Bastards),不論就內涵及編導手法來看,無疑又勝《追殺比爾》一籌,可說是截至今年目前為止,我所看過集結暴力、血腥、歷史、劇情,甚至娛樂性於一爐的高度成功之作。

在昆丁他的「惡棍邏輯」裡面,「惡棍」之所以名為「惡棍」,原因在於他們無恥無義,美其名是身著軍服的士兵,卻以殺戮為樂,卻又不感到罪惡。於是他們殺得越大,被殺的人叫得越慘,血噴得越多,他們就跟著越爽,觀眾也有意無意地繼續往下看,自然就達成導演狡猾的創作目的,更何況整部電影不論男女角色,根本都沒有一個好人。此外,「復仇」一向是昆丁他的拿手好戲之一,也是其作品不斷出現的主題,雖說復仇電影琳瑯滿目,但《追殺比爾》就玩出復仇電影的另一片天空。而昆丁這次更在本片當中揉合周密的研究與虛構的添飾,將創作觸角延伸至二次世界大戰及希特勒主題,更把這些司空見慣的題材給拍得不落俗套。

分章式的劇情架構,讓觀眾處在一種閱讀長篇小說的情境,而在開卷當下,便瞬間被第一行字句給深深吸引,接著無可自拔地往下看到結局。就劇本結構及敘事手法來看,本片或許跟《追殺比爾》異曲同工,但巧妙在於分章式的各個段落,都有其不同的美學風格。好比第一章「很久之前,在納粹佔領的法國」,便以一望無際的草原大全景作為開頭,充斥「義式西部片」的荒涼及空曠之感。觀眾更可在之後其他章節感受到法式的閒適,或是美式的紛呈樣貌。昆丁不僅在片中建構他的復仇美學,同時也在視覺及氛圍上滿足觀眾貪婪的口味。

本片同時也表現昆丁他對電影的重度愛好,以及對該時代德國電影的細心研究。昆丁透過角色的「編劇代言人」身分,講出一部又一部的電影片名,雖說年代久遠,觀眾極可能聽得霧煞煞,但不失為勾起早期電影的美好集體記憶。猶有甚者,全片的高潮戲碼就發生在美輪美奐的電影院當中(好似《追殺比爾》發生在美輪美奐的青葉屋),劇情在此不多作透露,但我非常喜愛昆丁他在這個橋段的美學表現。不僅以雙線敘式手法表現迫在眉睫的緊張感,同時更玩轉片中電影院觀眾,以及我們身處電影院當下「看」及「被看」的定義,甚至更可提升至「看之中的被看」層次,非常高招,也非常值得觀眾進戲院好好見識一番。

高潮迭起、衝突不斷,就算《惡棍特工》片長進逼兩小時半,依舊值得一看。獨到的暴力美學及黑色幽默,配合精準而又獨特的配樂使用,雖說全片著重大區塊形式表現,相對犧牲掉對小細節的細膩刻畫,卻依舊瑕不掩瑜,可謂昆丁塔倫提諾又一精彩之作。


文章出自【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1373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