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以演技堆砌出的淡淡感動
無圖示
回應
1F
週一去看這部電影的中午場,竟然出現排隊等待進場的人潮,這部”桃姐”挾天王巨星劉德華及金馬獎加持的威力,果然締造了票房佳績。也讓平常可能對這樣平淡故事沒有多大興趣的觀眾,難得體驗一下完全以演技堆積出的平凡劇情所帶來的清淡感動。
如果您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是想知道桃姐這個人物一生催淚的故事,那就完全錯了,這部電影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可能會輕輕拭淚,但導演在劇中放入的情感是相當含蓄內斂的,它不像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擺明了要讓用濃烈的民族情感讓你痛哭流涕,這部電影只是敘述一個老僕人與少主人間一段一段互相照顧的簡單故事,主旨再帶入一些當今香港社會老人照護的問題以及人情的冷暖。基本上這部電影雖然有明確的敘事主軸(以桃姐中風後的安養院生活為重心),但主要劇情是完全以段落式的方式呈現,也就是說,整部戲就是欣賞那一段一段彼此關連不大的劇情中主僕兩人的情感交流與演技。
葉德嫻飾演的角色桃姐是香港社會中一種身分獨特的僕人”妹仔”,她們多半在少年時就成為有錢人家的女傭,一直到老死。這部電影中沒有提及的是,有些”妹仔”也常會成為男主人不成文規定中的婢妾(有性關係),所以這些女傭”妹仔”在香港一般大眾眼光中的社會地位是頗低的。這就是劇中為何桃姐在安養院中有人懷疑她的名字是丫環的名字時她會如此激動的原因,也是劉德華飾演的少主人Roger願意主動謊稱她是自己的乾媽時的那種體貼,是可以將兩人主僕關係消弭的轉捩點。
雖然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真實世界的男主角就是電影的監製,所以劇中會呈現電影圈星光閃耀與老人院孤寂淒涼的強烈對比。不過我想導演不將人物的身分背景做些變動,可能也是想藉由桃姐這個即將被新時代淘汰的舊社會身分,來加強平凡人生無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被社會遺忘的悲哀。
就如同前面提到的,這部片平淡的劇情中完全是欣賞演員精湛的演技,相較於導演許鞍華以往的作品,如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女人四十”等等,這部片想探討的議題是比較小的,給人的感動也比較不那麼強烈。我不太明白為何劇情不加入桃姐過往人生的一點回顧,我個人是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我會想多知道一點桃姐的心裡在想甚麼、長久以來的人生經驗對她造成甚麼影響?而不是只是靠葉德嫻的演技將一個老年僕人給演活了而已。也許劇情就是只想聚焦在她老年生活中的主僕互動,少主人眼中的她才是重點,而少主人當然是不會對她的過去有太多興趣的。
雖然這部電影中想表現出的是跨越階級的人情溫暖,不過其實相對的還是可以看出身分不同的待遇不同,如果桃姐是Roger的家人而非僕人,可能會住環境更好的安養院、過年過節時也比較不會孤單吧!而家中有父母親住在安養院的觀眾,可能看這部影片會有更多的感觸。
片中一個最令我感動的段落是Roger與同學們在家中聚會那一段,他們一起大啖桃姐中風前煮的牛舌,憶起過往然後打電話給在安養院中的桃姐,短短幾句對話,卻將人物情感捕捉得相當精準,也將劉德華當時的內心變化及後來對桃姐的照顧付出鋪陳得很合理。這是全劇中眾多劇情段落中相當成功的一段。
總之,這是一部帶著淡淡傷感與幽默的清新小品,雖然老實說我個人是覺得許鞍華以往的作品會比這一部更具大師風采,但仍然是一部值得觀賞的好片。關於劇中演員演技以及劇情分析,影評人聞天祥先生在開眼這裡已有一篇精彩評論,我就不多贅言了。

My Blog:泰瑞莎的文字寓
http://www.wretch.cc/blog/cfsjhs/28475413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我覺得劉德華演得也很好
還有那個照護中心的主任也演得不錯
無圖示
回應
3F
感謝版大的分析,有一些疑問
葉德嫻演的真的是妹仔這樣的身分嗎
妹仔在香港通常都是怎樣的結局?
這片很平淡,如果真實的妹仔下場都很慘的話,這部片就太夢幻了
無圖示
回應
4F
看到樓主的解釋,更了解桃姐那段生氣的戲是為何,更了解Roger稱她作乾媽是一種用心跟貼心...

其實這部戲很寫實,就像我們在看我們身邊喜怒哀樂的各種事,其實都沒有很外顯的表現,但卻有著很深刻的內心感受,當然我們不是當事人無法去確切知道別人正發生什麼事,但看一部電影,它會讓我們了解戲中人物的點滴,如果我們能融入角色去感受,那看起來沒什麼的畫面,卻就有著很澎湃的情緒...

我想這或許是我第一部想收藏的港片,它表面上看起來淡淡的,但給人的感動,真的太深了....
無圖示
回應
5F
請與錢不夠用2比較一下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