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在宗教的議題下呈現特別的視野,只是,看完後會覺得:時間過得真慢啊!
無圖示
回應
1F
看過這部今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影片,才知道去年的坎城影展最佳影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泰國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作品,此人作品一向以”很難被看懂”著稱)還算是容易了解的。^_^
我對永生樹的導演泰倫馬力克的作品並不熟悉,他四十年來僅拍過五部影片,我只看過他以探險家約翰史密斯與印地安公主寶嘉康蒂故事為題材的作品”新世界”(2005年),當初看時並沒有特別經驗的感覺,不過最近查查資料(請參考http://i.mtime.com/mrqrti/blog/1423974/),才發現其實在他這部幾年前的作品中就已經呈現出”永生樹”的特色了。
言歸正傳,什麼是”永生樹”的特色呢?我想看過的人很容易聯想到兩個詞:”浩瀚”、以及”宗教”。基本上,這部影片想要探討的主題,大概是人類對宗教的忠誠,而宇宙之浩瀚,則是導演想呈現主宰這個世界運行那股令人敬畏的力量(信教的人將之命名為”上帝”),所採用的角度。
這部影片完全揚棄了傳統電影的敘事方式,整個片長137分鐘的片子,難得看到完整的劇情,有點像是文學作品中的意識流,導演想到哪兒,就放上一段畫面,但影像的表現方式畢竟不同於文字處理,所以影片很難讓人完全融入其中。也許就是這麼特殊的手法及視野,讓它獲得坎城影展的青睞。
這部影片真的很難描述它的劇情,勉強將零散分裂的劇情整合起來,會發現其實故事背景及人物的設定是很平凡的,也是一般社會上很常見的問題,就是一個家庭中,母親慈愛包容、且有著堅定的宗教信仰,父親嚴格專橫、將自己在工作上懷才不遇的憤世嫉俗轉嫁到家人身上,從小灌輸小孩競爭、利己的觀念,也是一家和樂氣氛的殺手,全家人(包括母親與三個男孩)均生活在他喜怒無常的權威之下。
在一段由母親的心中獨白將人分為走自然的道路(利己、計較)及走上帝的道路(利他、忍耐)開始,影片中就放入大量自然、天際的寬闊景色,加上幾乎毫不間斷的宗教讚美聖歌、古典音樂,這個基調從此貫穿全片。
劇情從母親接獲二兒子的死亡通知開始,比較清晰地傳達他想討論的主題:上帝為何奪走善良信徒珍愛的生命 (母親的兒子)?母親反覆思量,痛苦不已,她的信仰幾乎崩潰,她從最初的喃喃自語,到後來大聲的質疑,她抬頭問上帝:”回答我!”
這時導演顯露出他異於常人的勇氣,影片突然跳接到一大段宇宙銀河的浩瀚星空、宇宙初始的大爆炸、各種地質生成的過程、恐龍的世紀、彗星撞擊地球、冰河時期、生命的形成、形形色色生物的特殊模樣…等等類似探索頻道及國家地理雜誌頻道會播出的畫面,而且我的感覺這一大段幾乎長達二十分鐘以上(不過無法確定,因為這部影片令人感覺相當冗長,影片只進行半小時時,我已經覺得是不是演很久了^_^),長到我甚至開始有點懷疑是否新竹威秀的放映師放錯影片膠卷了(這一點只可小聲說,絕不可表露出來,^_^)。
這一段像是上帝在回應母親的疑問,”無知的人啊!我可忙得很哪!宇宙萬事萬物我都要照顧,難道你不明白嗎?接受我的安排就是了啊!”其實看到這裡,觀眾心裡已經知道導演要講的與聖經中的約伯記應該有所關聯,上帝是否一定得要他的忠貞子民承受試煉磨難?這樣做用意何在?後來影片中果然出現一段牧師講道的段落,就明顯地將約伯記指出來了。個人感覺是這裡就說得太白了一點。
再來影片進入主要人物大兒子(西恩潘飾演)的中年觀點、童年回憶以及心境冥想交叉出現的敘事段落,導演在這裡回憶的部分也展現了他對人物演出及劇情張力的優秀掌控能力,證明他導傳統影片的能力絕對不容置疑。
影片在這裡想探討的還是人類面對死亡對信仰的打擊,以及在雙重標準教養下的孩子心中的煎熬與對人格的影響。
影片最後呈現如天堂般的場景,母親終於不再質疑上帝為何奪走兒子的生命,而是誠心說出:”上帝,我將我的兒子託付給您了!”西恩潘歷經內心的交戰,也終於找回心靈的平靜。
這部影片受到各大導演及影評人的好評,在下實在不敢多做評論。這部片在有宗教信仰的觀眾眼中,應該是與我們沒有信仰的人不太一樣的。只能說,導演的確開創了一種影片新類型的可能性,如果這樣敘事方式的影片都可以被大眾接受,應該沒有什麼影片形式是不可能的了。
不過看這部影片之前,還是要有心理準備,不要想看到如影片介紹中所建構的完整故事,也不要懷疑你手上的手錶,沒錯!這部特別的影片就是會讓你覺得時間過得很慢!當然,我在這裡只是以電影的內容做粗淺的分析,相信這部電影應該還有一些技術上的難度及特點,則就不在討論的範圍內了。

My Blog:泰瑞莎的文字寓
http://www.wretch.cc/blog/cfsjhs/28356530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沒錯!導演其實就是想傳達,對神要絕對相信、絕對服從。
西恩潘其實戲分很少,描述他的畫面,大部分是他身心均受困在現代商業競爭激烈下的冰冷高樓建築中,感覺太過刻意也太過普通了一點。
無圖示
回應
3F
看過紅色警戒和天堂之日的朋友應該都可以發現Terrence Malick 是利用畫面構圖說故事的高手。其實電影一開始Terrence Malick 就利用大量的對比畫面呈現西恩潘在現實生活裡的衝突與矛盾,包括西恩潘上班的高樓、他的住家、甚至是他回憶同年時的場景,全部都充斥著鮮明的幾何構圖,四四方方的窗戶、鋼架,甚至是童年家中的擺設也是十足的極簡主義風格,幾何圖形象徵著理性與邏輯,然而在這些畫面當中卻是不斷交錯著海浪、草地、天空等等所構成的不規則形狀,這些畫面圖形當然是代表著回歸自然的感性,而整段畫面最後停止在高樓旁邊的鳥群飛舞的畫面,一邊是固定的幾何、一邊則是不斷變動的不規則圖形,把整段描繪內心充滿對立及掙扎的橋段,做了一個總結,純粹以畫面來描繪內心,手法其實是相當高超的。而且我不禁再次稱讚Terrence Malick的構圖以及畫面捕捉能力,因為同樣是兒時的家中場景,電影後半所呈現出的畫面就不像上述那段所呈現出的菱菱角角。也許Terrence Malick說故事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欣賞,不過他對畫面的處理方式真的值得細細欣賞與品味。
無圖示
回應
4F
很高興又看到阿瑪您的深度回應,多謝指教!
只是這些畫面出現太多會不會太過刻意了點?感覺說得太白了。誰都知道高樓那種壓迫感的涵意啊!既然已經是這樣的片子了,好像只能這樣又太淺了。一點淺見。^_^
無圖示
回應
5F
我倒是認為最後一顆大樓的空景
天空的雲朵亦反射在大樓上
頗有象徵著神依然看照的世人的一種符號意象
無圖示
回應
6F
另外第一段二兒子的死亡
在結束時媽媽尋問上帝
與第二段開始出現宇宙大爆炸...等等版主已述的片段
那段的重點我認為是放在神如何創造生命,生命之繼起
導演以生命的消逝對照生命之出現
不就是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嘛
無圖示
回應
7F
回版大:
其實我倒不會覺得是導演手法太淺,反而覺得是我自己理解能力很有限,只能從這些解讀這些比較簡單明顯的符號語言解讀,因為光是「幾何」所代表的意義就非常的多元,除了之前提的邏輯、理性之外,「文明」也是它所象徵的意義之一。導演連續使用這麼多不同場景的幾何與不規則畫面的穿插,難道只是單純表達壓迫與回歸自然之間的衝突嗎?也許這是最主要的一個符號,但我絕不認為完全只有如此,否則何須變化這麼多場景、變換這麼多時空呢?我一直認為 Terrence Malick 是用畫面說故事的表現主義大師,對他的畫面解讀,其實就好像在看印象派大師的畫作,也許能解讀出一些畫作的內涵,然而這「一些」的內涵,當然不可能是作品全部意義,所以我會認為自己只能解讀出一小部分,淺的是我自己。當然,這也可能是我自己因為對 Terrence Malick 崇拜所造成的一廂情願的想法。
無圖示
回應
8F
總而言之,90%的人會覺得難看...
.....
很像在看discovery頻道.....
還蠻無言的...
無圖示
回應
9F
阿瑪說的是
不過就是因為如此這部片不管看了兩次三次我想都會很好看因為每一次都將會有不同的收獲

不過個人覺得這部片子有一些些史丹利庫伯力克的影子在裡面,由其是大家最討厭但我很喜歡的discovery那段,與2001太空漫遊感覺有一點共通性
無圖示
回應
10F
gs與阿瑪所言甚是!我也覺得有2001太空漫遊的影子,精細的構圖等技術層面也是無懈可擊。這部影片造成的熱烈討論真是我始料未及,我還以為應該乏人問津呢!
生命誕生的美好在片中的確在片中被極為甜蜜的展現出來(看那小嬰兒的可愛!),其實整部片並不難懂,冗長的discovery片段也只是顯示出上帝有多忙,^_^,如果西恩潘的部分再加強一點,不至於流於有點無病呻吟的感覺的話,對我來說,這部片就沒有甚麼好挑剔了。
喔,還有一點,把約伯記講白了這一點,我是有點不以為然。
無圖示
回應
11F
很奇怪的,這部片我一度看到想流淚。
雖然在Discovery那一段我也默默地在計時。
但到了童年的開始,那些日常片段,卻讓我分外感觸。
或許因為是生長在類似的環境下吧!父親是退伍軍人,抱著懷才不遇的心情,還有現實養家的壓力。就如同片中的嚴父--他也有仁慈的一面,會與孩子玩耍。但更多時候是嚴格,拘束。好幾幕餐桌上的戲,就如同真實家庭的寫照,就是因為這些瑣碎、片段的描寫,豐富,立體的腳色特寫,讓這部片這麼的真實。童年兒子的種種心理,在導演的掌鏡下表現得如此細膩。

如同Brad Pitt說的,這部片會讓人想起自己成長的歷程,我是真的就這麼體會到了。在童年第一次面對死亡,面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事物,面對大人的不合哩,當事物違背自己心中公理正義的進行時,面對兄弟的存在,面對母愛的佔有欲...這部片與其說是講一個故事,講一個劇情。更不如說是對一個男孩心境最最深入的刻畫,每一個反應都刺激著使我們想起過去的童年。是甚麼造就了今日的自己。在成人的現在,是不是失去了心中依託的那把尺。儘管透過預告、劇照可以發現有很多片段被剪掉了,西恩潘的場景似乎不夠清楚,但我不認為那是無病呻吟,也許到了這個年紀就會明白,童年的那些微小矛盾,在心中盤旋擴大,在人生中迫使你不斷擺盪,阻擋你想追求美善的道路。那是很痛苦的。所以大兒子曾對弟弟說:對不起,你是我的兄弟。 他對父親說:我像你,不像她,我像你一樣壞。 那是一種怨懟、矛盾又自卑的心境。

世事都不是那麼美好,世事也不是都像一般娛樂電影那樣照著故事線進行。現實就是在這樣瑣碎卻又真實而深刻的片段中累積而成的。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像片尾那樣,到達心中的應許之地。讓我想起全面啟動中的概念:每個人心中都期盼大和解。 既使成長的過程中這麼多顛頗,我們還是會期望,那個父親回到最初家庭美好的那一幕吧。
無圖示
回應
12F
樓上的大大說得很好,我覺得描繪西恩潘幼年(2~3歲)時期的那些畫面,真的是拍得絕美、令人動容。
無圖示
回應
13F
請問7F大大

您既說導演是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大師
又說他像印象派(impressionism)大師
但這兩派一個是ex,一個是in
一個由內向外,一個由外向內
二者恰恰相反啊
到底是什麼大師?
無圖示
回應
14F
樓上大大您好:
依我以前修電影學的印象,電影上的表現主義是相對寫實主義而言,表現主義重光影、重線條、重構圖意義等等。而我說看Terrence Malick像是在看印象大師畫作,純粹是因為如果我我說像是在看表現派畫作的話,自己心理馬上浮現的是孟克的吶喊,我想Terrence Malick的影像再怎麼都抽象,只要是電影畫面,要它類比成「吶喊」恐怕都有點難度,所以乾脆用個能將表現派和這部電影畫面折衷類比的例子,所以用了「印象派」的畫作來舉例,因為不管是表現或是印象派的畫作,都相當著重畫作光影、用色所表達的深層含意,這其實就像在看Terrence Malick 的作品一樣,而且畫面也比較能連結起來,我想莫內的日出和孟克的吶喊,應該還是日出比較能和永生樹理的畫面類比吧,當然這是我自己單方面的想法啦。
無圖示
回應
15F
恕我直言
你對印象派的理解有誤
印象派對視覺做色彩分析
是不會去探討甚麼光影背後意義的
日出畫的是不是日出其實都不重要了
更不會去探討日出背後有甚麼意義
底下這兩句說得好: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2310935
(後印象派)最後創造出一個脫離文學, 宗教, 哲學等繪畫無關的東西, 純粹的表現眼睛所看到物體的形與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8%B1%A1%E6%B4%BE
(印象派)藝術家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和表現主義表現內心情感、忽視描繪對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無圖示
回應
16F
很有詩意的同志片
只要是同志
都能感受導演對同志的愛
無圖示
回應
17F
感謝指教,當初舉例純粹只是憑腦海的畫面隨意類比,並沒有太精確的著墨,當然一方面對也是自己對印象派認識不夠深,如果把例子改成「後印象派」的話,也許會精確一點,誰叫我對表現派認識更有限,腦海裡幾乎只有一幅「吶喊」。您提供的資料很詳細,不過擷取的那兩段話裡的第一段,好像也是「印象派」的特色,比較不像是針對「後印象派」的具體形容。
無圖示
回應
18F
15樓很無聊,這種錯有何好挑的?吃飽太閒....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