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為愛朗讀-真愛與世俗間兩難的抉擇!
無圖示
回應
1F
整個故事是從一個下雨天說起...

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一位15歲少年麥可在搭公車回家途中遇到大雨,
由於未帶傘而淋成落湯雞,使得體弱多病的他在街上病倒被偶然經過的美麗女子漢娜救起。
痊癒後他帶著鮮花到漢娜的住處向她道謝,也因此展開了令彼此永生難忘的愛戀...

麥可正值青春年華,面對著毫不設防且成熟嫵媚的漢娜不由自主的被其吸引,
而漢娜也同樣感受到自己對麥可的特殊情愫,彼此就在這無法遏止的熱情下燃起了熊熊愛苗!
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漢娜發現麥可十分善於朗讀,日後便常常要求他為她朗讀一本又一本的世界名著。
每次見面就在朗讀與性中擁有彼此,麥可漸漸地對漢娜的依賴迷戀亦愈來愈深,愈來愈難以自拔!
但就在麥可生日的當天,漢娜在最後一次與他交歡後便不知去向,使他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與疑惑。

只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再次見到漢娜竟是在同教授到審問納粹戰犯的法庭上旁聽時。
多年未見兩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一位是法律系高材生,而另一位卻是庭上的被告。
在這麼戲劇性的情景下見到漢娜,使他塵封已久的心又激起了澎湃的浪花!
即使他刻意忽略漢娜與她的往日戀情,然而愈想逃避,過去的記憶卻愈是刻骨銘心!
看著在庭上被其他被告群起陷害卻不能為自己辯護的漢娜,他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辯白的勇氣與消極的懦弱,究竟他會選擇何者?

凱特溫斯蕾在片中精湛的演出實在讓人頗為讚賞,自始至終絕無冷場!
整個故事從頭到尾瀰漫著一種低迷的哀傷,似乎一開始就在為兩人將會面臨的隔閡與別離鋪陳。
離別的因素其實在一開始就在兩人的「差距」下顯露無遺...

其中最大的差距莫過於「年齡」,在當時思想頗為保守的社會中,
女大男小的組合是世俗所不容的,更何況麥可還是正值青春年華的學生。
這一點顯現在一次麥可偷偷到漢娜工作的電車上看她,卻因為膽怯與羞愧而假裝不認識彼此,
還因此讓兩人大吵一架。
以及在麥可策劃的兩人單車旅行中,用餐完準備結帳時老闆娘誤認漢娜為其母,
之後他還故意在老闆娘面前親吻漢娜以示兩人關係。

另外,兩人「生長環境」與「教育程度」大不相同,
麥可生於極重禮節且觀念保守的書香世家,從小便是父母心中知書達禮、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而漢娜卻出身貧寒且生活簡陋,只能在電車上當小小的剪票員餬口。
從兩人住家的對應下更可凸顯兩人價值觀與思想上的差距,
一個住在豪華舒適的大別墅中,另一個卻住在一間破舊不堪的小閣樓裡。
一個是學識豐富的資優生,另一個卻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基於這點,她自己由於自卑感而從未對旁人提起)。

此外由於環境的造就與年齡、身份等因素,使得雙方的「個性」亦南轅北轍。
儘管漢娜的生活過得並不富裕,卻始終以誠待人,
除了對於自己不識字的自卑感以外,她的敬業精神簡直是無可挑剔,
更由於活在社會的低下階層,使得她更拋開能世俗的禮教束縛,勇於展現自我的價值。
即使她一直對自己不識字這點耿耿於懷,仍不能否認她其他方面的堅強與勇敢。
相較之下,麥可雖出生富貴之家並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卻因此而備受束縛。
縱使在愛情上,他看似跨越了世俗的眼光不顧一切愛上了年紀比他大許多的漢娜,
但在行為上他卻仍舊無法突破自我心裡的設限,終究還是被本身的懦弱擊垮了。
當然也不能全怪他,畢竟他只是個剛成年的年輕小伙子。

順道一提的是,就連在「性愛」方面,從劇中也可見主導權一直掌握在女方手中,
漢娜可說是麥可的「性愛啟蒙導師」,第一次對成熟女性胴體有興趣,第一次性經驗,
以及諸如技巧、位置等等,皆是由漢娜一點一滴教導他的。

其中最令我動容的有兩個橋段,都是跟電影主軸的「朗讀」有關。
其一是故事最初兩人交往中最主要的部分﹍「床邊朗讀」。
麥可唱做俱佳的表演式朗讀,不只在聲音表情上令人神往,
肢體語言上更是使人深深感受到他對漢娜無盡的愛。
漢娜得以由此進入她以往所不能奢望的書香世界﹍一種有聲的閱讀。
甚至就連她之後在集中營當「看守」時,仍不忘挑一些擅長朗讀的猶太婦女為她朗讀。
再來就是在故事最後的重頭戲﹍「獄中朗讀」。
麥可在漢娜入獄多年後,由於內心一直對當年沒有勇氣為她辯白的事耿耿於懷,
在一次提起勇氣回到老家時,偶然間發現年輕時曾為她讀過的書。
他突發奇想將那些書重新朗讀起來,並一一將之錄製成錄音帶寄到監獄給漢娜。
漢娜也從那些錄音帶中重新找到自我,並勇敢的面對自己無法閱讀的障礙,
一面對照錄音帶一面借書來自學,因而學會了一些基本的字詞,甚至提筆寫信給麥可。

縱然故事的最後令人感傷,但是劇情的高潮迭起與感情細膩的刻畫,實屬一部難得的作品!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妳的見解很好,深得我心,
雖不認識妳,還是謝謝妳!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