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請問總統先生 --- 經典政治攻防擂台賽 (雷)
無圖示
回應
1F
到底是認錯,還是不認錯,會讓做錯事的人成為千古罪人呢?

一認錯,之前的種種功勞灰飛煙滅,人家一提起就會想起那醜陋的作為,不認錯,歷史會還原真相,人們終將更清楚看到那臉孔下自以為是的偽善。

到底,還是認了吧。

《水門事件,謊言下的醜陋面貌》

以前高中讀外國歷史,一定會讀到1972年美國尼克森總統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Watergate」:

為了總統大選,共和黨尼克森競選團隊裡的人員,進入對手民主黨的水門大廈安裝竊聽器,結果當場被捕,人贓俱獲。

其實最糗最醜陋的,倒不是這樁政治秘密活動,而是尼克森總統在之後,濫用公權力所做的種種掩飾,直到被司法委員會通過三項彈劾條款,才黯然辭職下台。

讓我深深覺得,上台的時候可以艱辛刻苦,可以帶著歷經奮鬥而沾染上的泥濘,但是決定轉身要下台的那刻,一定要明確簡潔,一定要瀟灑不戀棧,才能留給後人懷念的空間。

尤其做錯事之後不馬上認錯,那倔強理直的模樣將使自己更加可笑,一個謊帶來更多謊,時間一拖長,就更下不了台了吧。

北京奧運勇奪八金的美國泳將菲爾普斯被爆料吸食大麻,他第一時間的認錯道歉,減緩了大眾輿論的苛責,大多數人選擇原諒這個男孩。

洋基隊當家第四棒A-Rod,就是因為在節目中被問及禁藥時說了謊,結果批評與嘲諷排山倒海而來。

社會對於犯錯的包容性高低與否,除了錯誤本身的嚴重性以外,就是當事人在後續處理上的態度與手法,有沒有真誠,夠不夠智慧。

因此水門的「門」,後來就成為政治醜聞的代號,連五年前的三一九槍擊案件,也被人說成是「Bulletgate子彈門」事件。

「Deep Throat深喉嚨」這詞也流傳下來,被後人用來指稱所謂的秘密爆料者。

喔,天阿,我還沒講到這部電影本身,請原諒我的碎碎念。

《一錯念一失足,鑄成千古恨》

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講的是1977年的夏天,英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大衛福斯特(David Frost)策畫了一個新聞談話性節目,準備要訪問尼克森總統。

前後共有四次的訪談,機鋒交辯中高潮迭起,來回攻防之間,兩人都有著最大的賭注。

尼克森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宣揚之前的政績,好蓋過水門事件的負面印象。

福斯特為了這次訪問,自掏腰包付出天價簽約金,卻苦找不到贊助與廣告商,讓信心滿滿的他,一度沮喪地擔心起自己的決定到底是否真的可行。

疑慮這次的訪談是否能成功挖出更多密辛,甚至讓尼克森為水門所造成的影響,向世人道歉。

電影試著還原當時的人事物原貌,麥可辛留起了大衛福斯特的招牌頭髮,有著伏貼的瀏海與性格鬢角,老牌演員法蘭克藍吉拉化妝成尼克森的樣子,比較兩人照片後,神韻還真有點像。

訪問的前三次,尼克森無疑是壓倒性勝利的,放大對自己有利的部份,對自己不利的,就輕描淡寫、顧左右而言他,把話題帶往歷史與過去的細瑣經驗。

那股自信沉穩的氣勢,實實在在贏過了提問的福斯特。

電影把這幾場訪問營造得像是生死擂台賽的氣氛,一番攻防戰之後,還有背後的團隊給予指點與支持。

兩人犀利對話之間的空氣中,彷彿有兩把隱形的劍在來回交擊,火花在鏗鏘中不斷迸現,旁人觀來也為之心牽神繫。

最後一次的主題是「水門事件」,強勢的尼克森,卻被有備而來的福斯特攻破心防,可能是被戳中痛處,一時心急不覺,竟然被導向了認罪道歉的終途。

劇情急轉直下,優劣勢瞬間逆轉,福斯特做到了法官、陪審團、政敵或是其他媒體無法做到的事。

「我辜負了他們,我辜負了朋友們,我辜負了國家,更糟的是,我辜負了國家體制,以及那些心懷夢想要從政的年輕人。

是阿,我辜負了美國人們,而我將背負這個包袱,度過餘生。」

法蘭克藍吉拉把尼克森黯然、懊悔、孤寂的樣子給揣摩得很好,額頭冒汗、欲言又止、眼神渙散,根本像隻鬥敗的公牛。

兩個小時的片長,我認為剛剛好,最後的急轉彎並不突兀,我會覺得前大半段的尼克森,縱使自信滿滿,但也散發出些許不安,陰暗的愁思不時掠過他的表情,身為觀眾,早就在等著最後那精彩的「一洩千里」了吧。

《請問總統先生》,好看。


原文於純白裡的繽紛
http://www.wretch.cc/blog/no1kelvin/654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