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歷史也許過去人性卻是無法抹去:惡魔教室。
無圖示
回應
1F
我很喜歡這部片,簡直愛死了,同時也非常喜歡電影的原著小說:浪潮。所以這篇文章大概是在講一些我覺得電影和小說的差異,而且文章很長。

不過我會分兩段放,喜歡第一段的話再繼續看下去,就醬。

--------------------

我們以為事情已經過去,不會再發生,我們相信事情已經過去,不會再發生,我們自認已經擁有足夠的智慧、教訓來面對,過去的事情,不可能再發生;問題是,我們能相信自己嗎?

談《The Wave》自然不能忽略原著小說:浪潮,一本我相當喜愛的書,作者為Todd Strasser,出版時則用筆名Morton Rhue。在同一時期由漢聲出版的拇指文庫其他小說中,浪潮是僅次於紅色羊齒草的故鄉(毫無疑問當然是我的最愛)及火池三部曲(白色山脈、金鉛之城、火池)之外被我重新翻閱最多的書,從第一次閱讀至今,至少重覆看了五次左右,對於不常反覆讀同一本書的我而言,算是相當多的次數。

浪潮故事架構基本上與《惡魔教室》相去無己,人物設定、故事情節都差不多,除了將故事文本的背景,由美國換成德國,再加一個比原著有力十倍不止的結局,其餘故事的氛圍與傳遞訊息皆相同。劇情描寫人類在團體中,消滅個人、排除異己,對於領袖、服從、團體意識的種種行為討論,屬於相當「普通級」的驚悚片(此驚悚指心理層面而非電影分類)。

因為從小學起便常閱讀這本原著,因此對於原著和電影呈現出來的些許差異感到很有趣,我想從故事背景便能略知一二。《The Wave》與原著的背景一是德國高中、一為美國加州高校,依原著背景的角度,我們將眼光著重於,其背後差異對於電影成功的要素。

美國,一個以民主為創國理念、無法動搖之信念的國家,甚至是曾經加入那場「正邪之戰」誓言消滅法西斯主義的泱泱大國,在其已經如此成熟且堅信民主為信仰、真理的人民心中,理所當然認為希特勒的納粹不可能發生在現代──起碼不會是美國。這樣根深柢固的教育下,小說中班恩先生(即電影的Mr.Wenger)的班級裡,一群將民主、自由當作空氣呼吸般稀鬆平常的年輕人,不敢相信三十年前發生在德國的暴行,並且篤信這種荒謬的行為絕對,絕對不可能發生在現今的美國,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然,經由一場實驗,他們輸了,輸的徹底,人類對於團體的依賴,服從的必然性,無分種族、國籍。

小說裡的背景是諷刺的,連以個人自由意志至上的美國人都成了法西斯主義的奉行者,自然是告訴我們這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國家,只要那國家的組成份子是人,便無異同。

不過,德國將小說版權買下拍攝電影,主題相同,背景卻成了德國,成就一種「同聲不同味」的氛圍。

德國,曾經千夫所指的歷史罪人,終戰超過一甲子之後的今日,德國教育──自省的教育──為如今世界上同聲稱讚、學習的對象。有趣的是,德國青年認為(現今社會)已經找不到什麼該對抗或該努力的事物,深深相信經過這些罪惡、歷史的血難、道德責難之後,二戰時自家的納粹不可能再次降臨於德國。他們就和美國青年一樣,覺得如此蠢事怎麼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同的是,美國人相信是因為他們對民主教育的信任,而德國人相信,因為同樣的錯事不可能再犯一次。

於是,電影搬進德國便成了比美版更為諷刺的尖刃,誰會想到,一把曾令自己血流成河的刀,會再次刺進自己胸膛,而握住刀柄的那隻手,仍是自己。

美國對於《The Wave》的諷刺,反應在民主成就對抗獨裁思想;德國對於《The Wave》的諷刺,則倒映在歷史圓鏡內彼端的自己,和舊有的自己──獨裁思想。

《The Wave》敘事相當流暢,該停頓的點也注入許多感情,偶爾添些助燃濟增加故事懸疑性,然後在電影最後一併爆炸。肉體的、思想的、執著的、團體的、個人的,整部電影一路下來壓抑已久的一鼓濃郁化不開卻也說不上來的積鬱,全在爆炸性的一刻,隨著Tim(Frederick Lau 飾)的淚水滑落臉頰,並炸了開來。(題外話,某方面來講,我覺得《The Wave》的電影節奏和同為德語電影的《竊聽風暴》頗像)

眼淚流在Tim臉上,流在Mr.Wenger(Jurgen Vogel 飾)心中,流在禮堂裡所有學生的記憶裡,也流在電影院的座位內。悲傷任希望掉落馬路,而學生無力撿取;悔恨寫在臉上,老師也難以拭淨。

儘管每個人都學到許多,但依然是個沒有人贏的實驗。

滿諷刺的一點是……



以上,若覺得文章還可以的話,想繼續看請到這,謝謝 :)

http://fiatlux.pixnet.net/blog/post/22358955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劇中的那位小女主角卡羅也是很強勢,不從她的意她就不爽,如果讓她壯大起來也是所謂法西斯主義,法西斯主義潛在因子不就是有所謂的強迫症
任何一個虛擬的教育只要一個點沒有做好都會變真的
就像小時候玩碟仙一樣,玩到過火就好像會變真的

民主主義與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基本上是有共通點的
民主主義失衡就會想從其他思想尋找慰藉
好像貧富懸疏的貧者會希望均富或均貧
在學校在社會,人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會希望有個統一的標準,辛苦得富的人會認為我也辛苦過來的為什麼要比人家繳更稅,,,

當人有權力有錢的時候,多數人不會要共享,這是人性
當人沒有權沒有錢,就會想到不公平,這也是人性

這些主義都是基於人性產生的...
無圖示
回應
3F
阿朵說的好,將討論帶入另一個層次,的確阿,一切都是由人性而起,人性真是偉大又罪惡的東西。

good point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