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我們是否真的高估了海角七號─兼論台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無圖示
回應
1F
本人天生反骨最愛逆流
所以儘管過去十年來每年至少進戲院看十部國片
對於海角七號沸沸揚揚的吵了近一年
本人就是抵死不進戲院對流行
而且對於相關的評論
不管單純的吹捧
或是由各種統獨政治角度出發
上綱上線提昇到政治解讀、歷史回顧、社會批判都十分存疑
看完這部片真是深深感到本人能堅抗潮流這麼久
最後終於證明自己的直覺是準確的
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簡直就是國寶啊

個人覺得這部片拍的實在是普普通通
還有不少技術上的明顯漏洞
全片以恆春本地樂團與一封寄不出去的信兩條線交織而成
又搭配了兩段同名女子的異代戀曲
一不小心還會以為是宣揚中日友好合作的古早政治宣傳電影
最大的問題還在於
所有的笑點....都不好笑
隨便一部李崗的條子阿不拉可能都比他要好上好幾倍

當然 話說回來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也許很多人覺得片中的橋段她們都覺得很好笑
劇情也都很感人
反正她們愛看
只能說至少本片做到了通俗逗趣
而且又切身貼近本土生活議題
加上媒體渲染與數億票房的強大招牌
創造了台灣近年來罕見的票房奇蹟

不過還是要很烏鴉的提一下
人家「悲情城市」當年打著國外影展得獎國片的slogan也是刷新國片票房紀錄的
但真的有那麼多人愛看 被感動 或甚至看的懂嗎
(當然我相信真正看的懂海角且被感動愛看的比悲情多)
台灣國片的最大問題
就是ㄧ直停留在一種很大程度站在機運上的運作模式
偶爾有幾部片意外的賣座
就立刻被吹捧上天
殊不知每部片都有其優缺點
不懂得把握原有優點 改進現有缺點
終於導致每部賣座國片、賣座導演都搞的只能是曇花一現
畢竟國片環境艱難
許多導演拍片數都嚴重不足(不到三部)
嚴格講起來連蹲馬步的基本工都還沒練好
賣座只能說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而人畢竟部會天天過年的
可總是會出來一陀義和團非理性的把電影欣賞搞的像選舉甚至國際戰爭
(這方面福斯公司的吳姓行銷副總當年想出「台灣之光」四字
炒作民族情緒行銷斷背山算是始作俑者吧)
於是當運氣不在
由十七歲的天空 翻滾吧 男孩以致於練習曲的後塵
魏得勝極有可能步上
我不是說這些電影不好
我只是說這些導演有他們的明顯弱點需要被補強
卻被義和團搞的昏了頭結果愛之足以害之
看看人家香港在既數以十分成熟的無間道成功後
是怎樣傾全力藉著二三集的拍攝努力將電影工業技術趁機向上提升
就知道台灣國片?什麼總是進一步退三不了

再回頭說海角七號的政治社會議題
我早就覺得這部片政治應該不會是導演的重點
看了之後真是深深的佩服自己是先知
這部片哪有什麼政治社會議題
頂多就是有一點族群融合的寓意在而已
如果他媚日下部會想拍抗日的電影嗎
如果他抗日(傾統)會有這種中日(或說台日)友好的情結嗎
我想導演的頭腦也沒遭到這種錯亂程度吧
塌的問題頂多只是想控訴商業化片中自己又賣馬拉松酒酒
好像在指責春吶自己又唱的很開心
諸如此類的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想講什麼
又何來片中傳達的主旨可供批判討論呢
台灣不知道是不是被鎖國一甲子久了
嚴重的缺乏國際觀與歷史感
只有一缸子的口水當知識 無知卻熱情
所以台灣的導演和影評人在各方面議題的整體素質都較香港為優
但是一碰到歷史國際之類的相關題材就立刻手足無措
侯孝賢失之濫情 楊德昌則每多淪為過度批判的小丑似的敘事者
本片除了片首那句罵台北的有楊德昌電影罵人(批判社會)的神韻
(而且是像罵的畫蛇添足畫虎類犬的那種不是很成熟的罵法)
從他離開台北以後就一路蒼白失血 乾到尷尬
本片哪有什麼爭議議題
本片根本就沒有議題
本片透露出的最大議題來自片外
就是台灣過去到現在都只是和稀泥湊熱鬧瞎攪和的社會風氣
未來恐怕只會更鄉民
當年侯導高唱南國再見
如今國境以南真的陽光重臨了嗎
看看這樣一部反台北的電影唯一可以看的一幕是告別台北的臨去秋波
恐怕還有在商榷的必要吧!
(文末再補兩句 月琴唱演唱會偶一為之大家還可以接受
多來個幾次大家就受不了了
金馬獎典禮完大家不都快被那個爛團搞的瘋掉了嗎
基本工都沒有還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來走唱
就是台灣當前賣座國片所應該注意與避免的問題)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情結轉折太唐突
尤其是感情戲部份
不過大家悶了這麼久
笑笑也好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