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不負責影評】兩性的互視《女人至上》....
無圖示
回應
1F
兩性的互視《女人至上》The Women
文∕小智

(本文第七段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互視,是《女人至上》(The Women)這部電影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擅長刻畫女性心理的美國「男同志」導演喬治庫克(George Cukor),於1939年改編「女性」劇作家克萊兒布茲魯斯(Clare Booth Luce)在1936年的同名舞台劇作,推出《淑女爭寵記》這部「女性電影」。細看當年陳舊的電影海報,片名下方那句「It’s all about Men」宣傳標語,意指劇情將衝突點建立在「男性」的外遇上面。雖說主題談論「男性」,不過該片卻絲毫不見任何男性蹤影,反倒全部都是「女性」演員。上映當年,自然也就引發正負兩極反應。不過這倒也顯示,即使女權意識於1920年代逐漸抬頭,但就某方面來說,女性還是沙文主義之下的附庸,就好比影片當中的女性所做所為,基本上還是為了男性與家庭。

不過六十多年過去,隨著社會價值觀逐漸改變,男女平權、反性別歧視、墮胎合法化…種種一切,女孩兒們都不斷跳出來為女性發聲,並展開各類女權運動。於是來到2008年,「女性」電視劇導演黛安英格里(Diane English)再度改編本片,推出了改編版本的《女人至上》。即使劇情換湯不換藥,演員也都還是一大票鐵娘子,不過觀看新版海報中的宣傳標語,已從原本的「It’s all about Men」,轉變為「It’s all about The women」。比對新舊影片,新版中的女性形象更加鮮明,「女性獨立」的自主意識也變得更加強烈,「男人的愛」已不再是女性夢寐以求的終點,有時候女性的事業、情誼,更可能超越男性對她們的重要性。

片中有四位女性,以其鮮明的四種性格特徵,觀影當下不免聯想起《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當中的四位女性:瑪莉(梅格萊恩Meg Ryan飾演)就像凱莉,獨立自主但卻為情所困;希薇(安娜特班寧Annette Bening飾演)就像莎曼珊,自我本位但崇尚單身;伊蒂(戴博拉梅西Debra Messing飾演)就像夏綠蒂,是位善良顧家的好母親;艾麗絲(潔達蘋姬Jada Pinkett Smith飾演)雖是女同志身份,但那嚴謹幹練的個性,某方面也符合米蘭達的形象。片中四人聚在一起,談論的話題雖非臉紅心跳的男女性事,不過卻也凌駕年輕女性所愛關注的愛情與流行話題,朝向生活、事業與家庭的多元面向,可說是「成熟健康版」的《慾望城市》。

影片談論外遇,談論友情,更談論自主女性,不過以現代人的觀點來投射此類議題,似乎顯得有些老生常談,於是編劇要如何保留既有劇情,並賦予對白與角色全新的生命,便成為影片的致勝關鍵。不過,或許本片是導演第一部劇情長片的關係(導演之前都在拍電視劇),她在某方面犯下電視劇導演常見的通病-節奏平緩。導致將近兩小時的電影當中,雖有幽默笑料,但卻少了一點戲劇化高潮;雖有人物形象,但卻少了一點深度的角色刻畫。

或許會有讀者持相反意見,反駁我說電影版《慾望城市》的導演麥可派屈克金恩(Michael Patrick King)之前也未執導過電影長片。不過《慾》片之所以精彩好看,原因在於觀眾早在觀影之前,就透過影集的播放,而將片中人物及角色關係瞭然於心,而《慾》片對忠實影迷來說,不過像是劇組送給他(她)們的一個額外賀禮,於是也就不會有任何劇情或角色方面的迷思。不過本片畢竟不是影集改編,既然編劇試圖拉大四位女性的背景及形象,卻又很難在短時間內細膩刻畫四位女性該有的情感樣貌,於是就只好蜻蜓點水,捨棄掉伊蒂與艾麗絲的戲份,而將大部份劇情集中在瑪莉與希薇兩人身上,不像《慾》片中的四人都有精彩呈現。這也就好比一棟需要四根樑柱支撐的建築,突然少了那麼兩根,而讓影片主體略感傾斜,甚是可惜。

最後的產房戲,可說是整部電影的高潮。老是生不出男孩的伊蒂,最後終於如願以償產下一名男嬰(既然本片主打「沒男性演員」的噱頭,那我揣想這名男嬰應該是由女嬰扮演)。以這方面來說,或許「男性」最終還是女性的理想化投射。如果伊蒂最後能夠化解心結,接納全是女兒也沒什麼不好的觀念,而在劇終又生出一名女嬰,這會不會更符合《女人至上》的女性本位觀點呢?


更多影評請見【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