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中國時報影評]與苦難者同在的「摩托車日記」 (張世倫)
無圖示
回應
1F
2005.02.20  中國時報
摩托車日記與苦難者同在
張世倫

阿根廷出身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ara)或許不被台灣民眾熟知,但早被全球反叛青年視為偶像,逝世近40年仍無退燒跡象。巴西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是部關於格瓦拉年少時在南美洲自助旅行經歷的電影。這段旅程,潛移默化地塑造了青年格瓦拉的社會意識,讓他最後踏上社會革命之路。

華特沙勒斯的舊作如「海洋對岸」與「中央車站」,都具有公路電影的元素,亦即主角藉由旅途行走,經歷所見所聞,逐步產生心理與認同上的變化與成長,「摩托車日記」也不例外。我們見到生活優渥的醫學院學生格瓦拉與伙伴,年少輕狂雄心壯志地在南美洲自助旅行。原本幻想是趟充滿豔遇與驚奇的旅途,卻在各地看到各種備受剝削、壓迫、掠奪的人民後,格瓦拉才體會到自身地位的優渥與人世間的不公不義。

旅行,可以是生活閒適者的自在遊走,卻也可能是政治與經濟剝削下,被迫流離失所的人口移動。讓「摩托車日記」與一般公路電影不同處,就在於大路上的真正主角,其實並非容貌瀟灑的兩位主人翁。那些不斷在路上交錯的無名旅者,才是真正的主角,他(她)們啟蒙並重新教育了格瓦拉,使其認知到人世間的不公不義,為了改造世界他最終決定棄醫,投身社會革命。古巴革命後為了追求理想,他放棄官位前往各地繼續革命,最後雖於玻利維亞被美國中情局暗殺,但其代表的理想主義與革命精神,使其成為40年來全球反叛運動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徵。

格瓦拉盛名在世,以其為題拍片極易淪為造神式的偶像崇拜。但在這部改編自旅行日誌的影片裡,導演刻意不強調於他的革命事蹟,而把焦點放在青澀期的啟蒙之旅上,其實頗具深意。在這虛無的時代裡,不把理想主義窄化成個人主義式的英雄事蹟,而把焦點放在理想主義的啟蒙與萌芽,以及苦難者團結反叛的重要性,在這剝削依舊無所不在,反全球化運動此起彼落的當代,有著極貼切現實的進步意義。

正因此,華特沙勒斯刻意在片尾讓那些飽受剝削流離失所的南美人民,宛如倒帶般再度出現在螢幕上,安靜又堅定地凝視著觀眾,這些彷彿古典黑白靜照的「召喚」之姿,以及格瓦拉所留下的反叛傳統,正是對世間不公不義不能再漠視的呼籲。

格瓦拉的精神,因此不在於那些商品化的馬克杯與T恤圖案,而在他那與苦難者同在的精神。「摩托車日記」最大的成就,就在於避免去神化格瓦拉的革命事蹟,而是把受苦難者重新放到視野內,讓我們體會那來自土地與人民的真實觸動。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寫的好。

中國時報的電影評論文章裡
我最喜歡看這個作者的影評
無圖示
回應
3F
商品化的馬克杯與T恤圖案
是最大的諷刺吧
無圖示
回應
4F
寫得真的很好。

我想任何一個不懂XX主義的人、不懂他革命事蹟的人,也能夠在這樣的影評之下,對電影內容有所共鳴。
無圖示
回應
5F
南部的影迷....真可憐,老是看二輪電影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