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漫談角色塑造
無圖示
回應
1F
看這部電影很難不聯想到武則天或慈禧之類中國宮幃鬥爭的最高代表,並將中外的權謀心機加以比較。這些歷史劇在小螢幕上的搬演動輒數十集,電影受限於時間長度很多細節都不得不做取捨而壓縮進行,是全片顯得斧鑿斑斑的主要原因,也讓我動了想讀原著的念頭。

老實說,此片一如「追風箏的孩子」給我的感覺--演員稱職(比「追」片更好)但劇本編寫不夠深刻。也許因為習慣了幾十集的歷史劇及多本的連篇小說,對於流自然於斧鑿、流醞釀於躁進有點消化不良。明快而流暢的故事線和四平八穩的結構是典型好萊塢形式,連起承轉合都在兩小時裡分配得中規中矩,也沒有張藝謀近年因重服裝、排場而空洞化了劇情的毛病,但整個看下來還是覺得不過癮。故事鋪陳的範圍太狹隘(過多著墨在這段三角而忽略次要情節脈絡);人物分佈的安排太稀疏(宮廷何其大,牽涉其中的人卻出奇的少);角色正邪的刻畫太極端(想法與個性的描述太傾向二分法);心機權謀的描寫太膚淺(簡直是大剌剌明講,沒看到什麼算計過程),導致劇情的發展非大起即大落,色調的呈現非大紅即大綠,幾乎沒有中間地帶的緩衝。

幾個演員中我最欣賞娜塔莉波曼,她從影以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偷情」,為四位主要演員中最年輕演技卻最自然又動人的一位,在本片的表現也是最搶眼的,銀幕上多樣性的風貌使她的發展不可限量。

史嘉蕾喬韓森也算是稱職,但我比較懷念她十年前的「輕聲細語」,相信她當時必定被勞勃瑞福好好教過戲,以十四歲來詮釋一個墜馬摔傷與母親產生心結的叛逆女孩,其力道之深不遜於今天的表現。

最可惜的要屬艾瑞克巴納了,好好一個演員被沒深度的劇本糟蹋殆盡,不見亨利八世壯年時期博學多藝、允文允武的歷史形象
而是胸無點墨、四處獵豔又喜新厭舊的登徒子,被安和瑪莉兩姊妹角色的夾殺下,扁平到沒有施展空間。一位面向複雜的君主角色不該這樣被浪費,從歷史上來看他才是算盡機關的高手。

眾所周知的經典歷史劇若要從各個環節細膩雕琢其立體面,時間是絕對需要的,尤其我習慣用較慢的速度沈澱,看一年的事情被壓縮在十分鐘裡難免追不上跑馬燈般的步調。這難免回到時間比例的問題上,也是電影劇本的原罪吧。

更多觀影發表請看:http://www.wretch.cc/blog/leona200102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若你想深入了解亨利及安娜過去的糾葛及他們的歷史原貌, 千萬不要看Phillipa Gregory的小說. 她書中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完全是虛構的. 若你只是純粹為了娛樂, 此小說應該還蠻entertaining的. 但若你想了解這三位歷史人物過去的真相, 應該去看比較正統歷史學家的著作, 如Alison Weir(阿麗森·威爾)的 Six Wives of Henry VIII 或 Eric Ives 所寫有關安娜的傳記.

其實正史裏的安娜遭遇遠比這虛構故事還精采.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