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變形金剛發展史 — 源頭與分支
無圖示
回應
1F
變形金剛發展史

大部分20歲以上的讀者恐怕對於變形金剛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因為這 個名字曾經使不少人渡過了一個瘋狂的癡迷的學生時代。由於某個歷史原因,變形金剛在中國經歷了短短兩年的輝煌後便漸漸消失。當時國內(中國大陸)的媒體資訊業還非常落 後,以至於當時那批狂熱的小觀眾們除了在電視裡看看動畫外完全不瞭解關於變形金剛的來龍去脈。直到近幾年,互聯網迅猛發展,借懷舊風潮的東風,才有越來越 多的人又重新關注起變形金剛來。借此機會我們來看看變形金剛的發展史。
在大部分非迷友/准迷友來說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錯誤觀點:
1、變形金剛是美國人開發創做的。
2、所謂G1是指美版元祖98集動畫。
3、威震天(密卡登)、鐵皮、救護車等玩具沒能忠實於動畫形象。
4、現在新的變形金剛系列都是日本人自己做的。
讀完本文這些錯誤的觀點都會得到糾正。


1974年
剛 剛回憶起變形金剛的朋友們可能只記得變形金剛是在1988年在中國播出的,一些近幾年對變形金剛略有關注的,也只知道變形金剛剛剛渡過了他20週歲的生 日,那麼1974年又和變形金剛有什麼關係呢?既然談變形金剛的發展史,就必需追溯到變形金剛的最根源。1970年,Takara公司從美國孩之寶 (Hasbro)買下了孩之寶當家產品Combat Joe人形的使用權。由於當時日本的孩子們不喜歡軍人士兵一類的玩具,Takara公司把Combat Joe改頭換面變成了「變身改造人」(Henshin Cyborg)系列。在1974年,Takara公司原本打算推出一個微縮版的「變身改造人」,但最終把名字定為「微星小超人」(Microman)。 「微星小超人」只是一批透明身體,鍍銀腦袋,高約10厘米的可動小人形。Takara公司也為微星小超人創造了一系列的故事,以漫畫的形式推出。當然,這 時候的「微星小超人」還與變形以及機器人沒有任何關係。


微星小超人故事背景:
在一個名為Micro Earth的星球上有一種微型小人類,他們為成兩派,正義的一方叫Microman,邪惡的一方叫Acroyear,雙方一直在進行著各種鬥爭。後來 Micro Earth發生大爆炸,兩派人馬逃到地球上繼續他們的戰爭。Microman的能力是把常規物體縮小供自己使用,而Acroyear的能力則是把自身變 大。
其實微星小超人的故事背景與變形金剛最初的故事很像。


1980-1983年
「微星小超人」問世已經六年,其間也不斷的作出改進與創新,小超人們 不再是赤手空拳的進行著他們的戰鬥,他們開始使用各種各樣的機械裝置。1982年,「微星」系列開始加入機器人的角色,將以前的人形技術以機器人的形態表 現出來,推出了MicroRobot系列。其中一些機器人已經可以簡單的變形為飛行器之類的交通工具。在1983年的時候,Takara推出了一個名為 Micro Change的分支系列。在這個系列中,人物更像純機械的生命體,不再是以往單純的改造人形態。而變形種類與變形方式也較以往更為豐富且複雜。這些人物的 變形主要以小型家電/設備/工具/武器/迷你汽車為主,如卡帶式單放機、顯微鏡、手槍等。

與此同時,Takara也在研究開發新的系列,欲將機器 人與變形的概念獨立出來。1980年,Takara推出了名為Diaclone的系列。Diaclone系列分為非常多的小系列,如變汽車的Car Robots系列,變恐龍的Dinosaur Robo系列等等。雖然Diaclone系列僅是在當時的電視雜誌上連載一些故事並沒有動畫/漫畫的幫助,但還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些歐美的廠商開始引 進代理這些玩具。意大利的GiG公司開始以Trasformer(注意,是Trasformer,不是Transformers)的名字開始引進 Diaclone及Micro Change兩個系列。Diaclone與Micro Change的國際化終於引起了孩之寶的重視,在當年的東京玩具展上,孩之寶就開始與Takara洽談合作的事情了。


Diaclone的故事背景:
一 個名為Waruder外星帝國的欲侵略地球,名為Diaclone的武裝組織擔任了保護地球的任務。Waruder帝國的侵略者主要是變形為昆蟲, Diaclone組織的人物則平時偽裝成各類地球上的交通工具。後來Waruder帝國利用機間機器從遠古帶來了恐龍,Diaclone則開發出變形為機 器恐龍的部隊進行對抗。
Waruder星人也就是後來變形金剛系列中的機械昆蟲,而Diaclone開發的機器恐龍就是變形金剛中著名的五隻機器恐龍。


1984年
終於在1984年,孩之寶將這兩個系列引進美國,定名為 Transformers,並由Marvel漫畫公司創作相關的漫畫。他們在原有的包裝盒人物畫及日本雜誌漫畫形象的基礎上作了一些修改以便更容易繪製長 篇漫畫。為了更好的推廣這個漫畫配合玩具的系列,還製作了三部有劇情的動畫廣告在電視台播放(也就是動畫劇集的前三集)。這三部動畫廣告播出後反響強烈, 製作方決定乾脆順便再製作一部長篇動畫,便形成了我們後來看到的98集長篇動畫連續劇。
由於初期人物的形象都是從玩具演變而來的,所以不少人物的動畫形象與玩具差別很大。如鐵皮和救護車,當年不知道多少孩子對這兩位的玩具形象大失所望。其實鐵皮和救護車的原形是Diaclone系列中的戰鬥裝甲與移動修理台/炮台,根本沒有頭部的設計,駕駛員就是站在風檔後面操縱戰鬥裝甲的。同樣威震天(密卡登)原形沃爾瑟P38由於變形設計所限人形也不是很理想,動畫中為了配合狂派首領的設定對人物形象做了修改。
很多玩家對於早期變形金剛身上的金屬部件以及駕駛室的設計非常不解,既然變形金剛都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要駕駛室幹什麼呢?這是因為Diaclone系列中有駕駛員的設定。駕駛員是非常小的人形,腳底鑲有磁鐵可吸附在機器人身上的金屬部件上。
另 外原Diaclone與Micro Change中不少人物由於設定不太合理沒能收錄在變形金剛系列中,如Diaclone中幾個大型合體和Micro Change中的變形鎖機器人與手電機器人等。同時為了彌補人物設定中的一些不足,孩之寶還從別的玩具公司買來一些變形機器人玩具版權放到了變形金剛系列 中,如震盪波和天火等。

孩之寶的這一計劃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在1984年2月的美國國際玩具展上,孩之寶憑借還未正式上市的變形金剛,在7天內創 下了價值1億美元的批發訂貨紀錄。在玩具正式上市後的8周內便賣出了3百萬個變形金剛,在7個月內賣掉了1千萬個變形金剛,占掉了當時玩具市場的43%的 份額。這一年,孩之寶共推出了26款變形金剛人物。變形金剛就此開始了至今長達20年的歷史。


第一代變形金剛系列中的「外援」:
天火:天火玩具的原形原本是Takatoku公司出品的《超時空要塞》中的VF-1S,後來Takatoku公司倒閉版權被萬代Bandai收購。孩之寶買下玩具設計使用權後,由於相應的動畫形象版權當時由金合聲的《太空堡壘》系列所有,所以只好在動畫中重新設定了形象。

震盪波:震盪波玩具的原形原本是Toyco公司的太空槍Astro Magnum。
大力金剛與山貓號:大力金剛玩具的原形是ToyBox公司的Mechabot-1。山貓號原本也是ToyBox公司的產品,但在山貓號原形產品還在開發階段時ToyBox公司就倒閉了,設計案同大力金剛的設計使用版一同賣給了孩之寶。
高級昆蟲:這四隻高級昆蟲在動畫中是沒有出現的,他們的玩具原形是Takatoku公司的《機甲蟲隊Beetras》系列,在Takatoku倒閉時一同賣給了萬代。
路霸與飛旋:路霸與飛旋也只是在漫畫版中出現,玩具原形是Takatoku公司的《特裝機兵DORVACK》系列。原系列中有三架變形機體,其中的變形坦克因為形象設計不達標準未被選入變形金剛系列。


1985年
在1984年推出的很多人物,大部分是利用Takara公司原積壓的庫存加以重 新包裝上市的。從1985年開始,孩之寶在玩具上加上了熱感標誌重新推出,而且在包裝上有了些變化。比如1984年推出的迷你車人物都是以車形態放在包裝 中的,而1985年再發行版則是變成人形包裝的。而且在幾款迷你車中還加附贈了迷你間諜,是一種簡單變形的回力車。
除重新發行的產品外,孩之寶又 推出了更多的變形金剛人物,不僅有工程車合體,還有機械昆蟲,三變戰士,機械恐龍等等,但他們仍然是來自於Diaclone系列。原本在Diaclone 系列中,工程車六合體(變形金剛中的大力神)與火車六合體(變形金剛頭領戰士中的雷電)是配對登場的,但由於當時在美國火車玩具並不是很受青少年歡迎,因 此火車六合體沒有被選入變形金剛系列。另外,Diaclone系列中三變戰士有兩位,一位是入選變形金剛系列的閃電;另一位是變形為直升機與X形翼戰鬥機 的,這位仁兄由於設計欠佳不是很好看,沒能入選變形金剛系列,取而代之的是在Diaclone末期已經設計完成的大火車,直接以變形金剛的身份登場。
同 時,孩之寶也搞了一些集點換玩具的活動。只要收集包裝上的點數寄回公司,就可以換回一些無法通過商店買到的人物。來自Diaclone中的 PowerDashers和Omnibots成為了集換對象,大概因為他們是在版權交易中被搭賣過來的吧,孩之寶對單獨推出他們沒什麼信心,所以選擇了這 個方式消化他們。


1986年
經過兩年的市場培育,變形金剛已經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玩具品牌。1986年對於 變形金剛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前兩年已經基本把原Diaclone中的主要產品用完,於是從1986年開始推出了大量原創人物,這些人物很多是在 Diaclone末期就已經在設計中的。這一年中推出的新產品開始有了新的特點--合體。原本Diaclone中的合體基本都是六個或更多人組合,這無疑 加大了開發的難度。於是設計師把合體部隊規範為五人合體,隊長體型較大位於合體的軀幹部位,四名隊員體型較小擔任四肢。大無畏與飛天虎、守護神與混天豹陸 續配對登場。
此外,孩之寶策劃了變形金剛大電影。在大電影中,很多老的人物陣亡了,新一代的人物誕生了。因此大電影的實際作用是為玩具產品的更新 換代做鋪墊。新一代變形金剛的設計風格也產生了很多變化,變形開始向超現實風格發展。這不僅僅是因為劇情開始從地球轉移到其他星球,更重要的是這樣可以不 必為從汽車公司購買車型版權而花費大量資金。當時孩之寶負責劇情及人物設定,Takara負責具體的動畫製作和玩具開發。由於那時的通訊手段不發達,兩個 公司間只能通過定期打長途電話來討論工作,導致了設計過程中的溝通不足。為了防止大電影的劇情洩密,孩之寶把補天士與驚破天的設定案交給Takara時並 沒有告訴對方這兩個人物是新一代的首領。Takara設計師以為驚破天只是個要塞參謀,而補天士則只是個普通中型變形金剛,於是設計時並沒有象設計首領那 麼投入,致使這兩個人物的玩具出來後令很多玩家失望。事後Takara的設計師很後悔,說如果當時知道他們的身份,會設計的更好。擔任重要角色的通天曉, 其玩具原本是Diaclone系列中首領人物戰鬥Convoy(即擎天柱(柯博文))的能量強化版,原來的貨櫃車箱升級為大拖車並可變形為重裝甲穿在身上,進入變形 金剛系列後刪除了原有的關係設定,將身著重裝甲的形態設定為獨立人物。由於當時官方也沒對此做任何解釋,所以玩家對於為什麼擎天柱(柯博文)車頭與通天曉車頭是一樣 的非常不解。


1987年
到了1987年,變形金剛玩具又加入了新的玩法,出現了以「戰士」為名的分組。 頭領戰士,小型變形金剛可以變成大型變形金剛的頭部,插到脖子裡會通過機關使大型變形金剛胸前顯示出不同的屬性數值。目標戰士,小型變形金剛變形為武器供 大型變形金剛使用。另外還有二合一戰士可以兩部分組合成一個機器人;怪物戰士,不僅可以變形為怪物,還能按下按鈕就從口中噴出火星;克隆戰士,一對人形看 起來幾乎一樣的變形金剛可以變形為不同的東西,等等。頭領戰士的首領巨無霸伏特是變形金剛玩具史上最大的玩具,不過由於體形巨大導致價格過高市場接受能力 有限,他的死對頭撒克巨人沒有能享受到玩具巨大化的待遇,巨無霸伏特也成為了巨形變形金剛的絕唱,日後除了兩款同樣模具的重塗玩具外再也沒有出現過能與之 匹敵的玩具。
這一年,孩之寶開始對動畫製作失去興趣,將精力投放在Marvel公司的漫畫上,與頭領戰士相關的動畫只草草的製作了三集「重生」後 便告結束,日後的新變形金剛玩具都靠漫畫來推廣。至此,美版G1變形金剛動畫終結。而日本作為動畫大國,自然是需要靠繼續製作動畫來推廣新的玩具。 Takara從孩之寶手中買下變形金剛的製作權,自己獨立製作了《頭領戰士》的動畫片,劇情與敘事風格都與原來的動畫差別很大,並且把當時因為不太受歡迎 而落選的六火車合體雷電加到了動畫中。後來,《頭領戰士》由日本人配了英語對白輸出到美國,這個版本又被國內引進翻譯並播出。

從這一年開始,美日雙方對於變形金剛的發展開始有了不同的作法,也導致後來幾年中美版日版玩具區別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