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不負責影評]一趟為愛發現自我的獨立旅程《穿牆人》The Wall-Paser....
無圖示
回應
1F
關於我對本片的全文,我在我網誌上做了發表,由於內容過多,於是這邊我擷取其中幾段評論部份…

筆者只能說導演在各個地方都十分大膽,為何這樣說,之後筆者會一一說明。導演大膽以「科幻國片」這題材來拍電影,乍看之下十分吸引觀眾,但內行人必定覺得不可能。本片雖然強打其「科幻」性,但對於愛看好萊塢大場面科幻片的觀眾來說,本片「保證」且「絕對」會讓各位失望。國片市場在不景氣以及資金不足的狀況之下,造成本片的特效實在少得可憐,只能利用一種十分節省資金的方式,來營造出一種若有似無的「高科幻製作」假象,最後讓本片流於劇情大於特效的結果。所以筆者真的建議各位不要把本片當成科幻片來看,如果視為劇情片才能順心許多。

導演對影片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流暢度掌控十分良好,也善於利用燈光營造氛圍,尤其是大膽運用了許多實驗性影像。舉例來說像是畫面色調的使用,導演讓虛擬世界呈現出一種頹敗與老舊的黑白色調,對照現實世界的彩色色調,明顯且成功切割了兩個不同世界。而當小鐵親吻雅紅之後,盲女雅紅雙眼「奇蹟式」地復明,黑白世界轉化為彩色,更營造出另一種浪漫的質感。另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實驗性影像,就是教室中以及公車上的重疊影像。導演使用「背後投影」的方式,分開拍攝前景與後景,之後再將兩個影像重疊在一起,營造出小鐵他對現實社會的疏離,與呈現出他獨特的內心世界。「背後投影」的方法其實在丹麥鬼才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的《歐洲特快車》裡就已經出現過,甚至有多達七層重疊影像的處理。本片雖然沒有《歐洲特快車》那般玩得瘋狂,但對於老實成習慣的國片來說,已經算是大膽且前衛的嘗試。

本片的攝影指導是美籍攝影師包軒鳴(Jake Pollock),不論是他過去《呼吸》中所採用的高反差粗粒影像呈現,或是《一年之初》裡那迷幻且高超的運鏡技術,都已讓他成為筆者心中最喜愛的攝影師之一。在本片中他大量運用了「推軌(Truck)」以及「吊桿升降(Crane)」運鏡,起初這樣的攝影機運動讓人感覺十分流暢,但到了影片後半,攝影機還是不停地在運動,其實令人看得頗為煩燥,原本的加分反倒成為扣分,也讓人質疑把鏡頭定焦在演員身上是這麼難的事情嗎?

在以上微詞之後,筆者必須大力稱讚本片的音樂使用,相較於其他國片,本片運用了極多的音樂。2000年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獎得主劉季陵為本片創造出蘊含詩意以及原創性十足的配樂,充滿了抒情與哀傷,也創造出虛擬世界的懸疑感,多元的曲風,幫本片加分再加分。

演員部份,導演在片中啟用三位新生代演員扮演劇中主要角色,又是十分大膽(已經有好多個大膽了)。好在導演劇場經驗豐富,對於指導表演有一定程度的水準,使得片中演員散發出一股清新氣息,並不致於表現得太過差勁。飾演諾諾的李佳穎最讓人驚艷,她在片中要扮演兩個不同質感的女孩,還必須使用多種不同語言,並且這些語言還需要用奇腔怪調說出,另外大量手語的使用,也讓這角色難度頗高。雖然有些時候在說白時會看到她表演上破綻,但她那自然不做作的演出,著實幫她加分不少。再來飾演小鐵的張永政,拍過許多MV與廣告(最近的一支莫過於他那昏昏欲睡飄到空中的A牌口香糖廣告)的他,在片中表現雖然過關,但還是差強人意。可以看出他將小鐵塑造成一位純真且木訥的男孩,但「木訥」與「呆板」只有一線之隔,而他的演出明顯已經往「呆板」靠近,並且對某些發生事件的反應失真。但筆者十分喜愛他的「眼神」,讓人感到十分可愛與憐惜。接下來是從歌手跨界電影演出的路嘉欣,在片中飾演充滿怨恨的盲女雅紅,但她所表現出來的「恨」與「盲」頗難讓人買帳,這並不是單靠戴著一副眼鏡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另外表演過於單一與急躁,讓她反而成為本片表現較差的演員之一。除了三位主要演員之外,最讓人驚喜的,莫過於飾演小鐵母親的李烈,以及飾演小鐵長大後的戴立忍,雖然兩人在片中戲份不多,但卻以其扎實的演技,成為全片最好的表演,真是讓人有一種本末倒置的感覺。


擷取自小智的戲‧影‧音‧生活隨筆
http://www.wretch.cc/blog/kkaicd1&article_id=9807351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奇幻...科幻...傻傻分不清楚...
無圖示
回應
3F
這部電影很好看
可以擠進今年台灣電影
最有看頭的前五名內

當初在台北電影節看完這部電影後
就一直被劇情深深感動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