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航劫168小時》:將反恐影片拍成文藝片的新思路?
無圖示
回應
1F
《航劫168小時》改編自「恩德培行動」(Operation Entebbe),是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的一次人質解救,此前已經被三次改编為電影,並曾出現在無數紀錄片、書籍和電子遊戲中。

事件發生40年後,《航劫168小時》試圖從當今視角出發,重新思考「恩德培行動」的地位和意義。影片中一舉囊括了複雜時代背景下的種種國際衝突,並試圖為綿延70年的巴以衝突開出藥方,導演的野心可見一斑。

這部電影雖然並不屬於想要觀賞刺激戰鬥場面的觀眾,更不適合期待還原以色列反恐奇蹟的「硬核」軍事愛好者,其中對複雜時代背景的梳理,也顯得淺嚐輒止。但是,它提供了將反恐影片拍成文藝片的新思路,並因此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反恐史上最大奇蹟,40年後再登銀幕

想要真正看懂這部電影,觀者最好事先做點功課,了解「恩德培行動」的來龍去脈。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航班機被四名來自德國和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劫持,後降落在烏干達恩德培國際機場,並得到烏干達軍閥阿敏的支持。機上共有248名乘客被關押在機場閒置的舊航站樓中,恐怖分子要求以色列和法、德等國釋放包括40名巴勒斯坦人在內的大批恐怖組織成員。4天后,以色列政府同意與恐怖分子談判,隨後大部分非猶太乘客獲釋,但全部以色列人質和部分機組成員仍被扣押,共106人。

7月4日,約100名以色列軍人分乘4架軍用運輸機,飛越4000公里長途奔襲恩德培機場。53分鐘後,以色列軍人帶著102名人質成功離開,過程中7名恐怖分子和45名烏干達政府軍人被擊斃,一位以色列軍人中彈身亡,他也是此次行動的指揮官,以及以色列現任總理納坦尼雅胡的哥哥。

「恩德培行動」出乎當時所有人的意料,堪稱一出現代傳奇,立即刺激了好萊塢和以色列電影人敏感的嗅覺。

第一部關於此次行動的電影,在當年12月即獲上映,演員表裡赫然列著安東尼鶴堅斯(飾演以色列時任總理拉賓)和伊莉莎伯泰萊的名字(雖然都只是配角)。1977年,又有兩部關於恩培德行動的電影上映,分別來自美國和以色列。上述三部電影,主要內容都是記述劫機和救援行動的過程,並讚美其間發生的英雄舉動。因為事實本身已經極具傳奇性和戲劇性,這三部電影都沒有作出太多改編。

40年過去了,恩培德行動重新被搬上銀幕。顯然,《航劫168小時》的創作者,認為必須出現一些新鮮的東西,給閲遍新時代反恐大片的當代觀眾,帶來不同的刺激和思考。

回歸「恩德培行動」的時代背景,可以做文章的內容同樣豐富。

一架老牌殖民強國(法國)的客機,搭載著大批持有以色列國籍的猶太乘客,被來自德國、信仰共產主義的紅色極左恐怖組織成員,和來自伊斯蘭世界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共同劫持,飛往軍事獨裁者同志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事件中包含著殖民地與宗主國的衝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及伊斯蘭世界的衝突,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衝突,甚至還會勾起猶太人遭德國納粹屠殺的慘痛記憶。

僅此一段背景,同時牽扯深刻塑造當前世界的紅、綠、黑三大時代主題,幾乎將20世紀的國際熱點問題一網打盡。

40年前匆忙拍出的三部電影,都沒有直接觸及上述宏觀問題。40年的世事變遷,這些問題又都衍生出更多值得關注的新內容。

而它們,均在新版影片中有所展現。

氣質更似文藝片?

在野心之外,則是影片中具體的敘事內容。

《航劫168小時》並行發展的兩條主線,分別聚焦在兩名德國恐怖分子和以色列政客、軍人身上。

來自德國的極左翼組織成員威爾弗雷德·博澤(Wilfred Böse),由曾主演《快樂的謊言》的丹尼爾·布爾扮演。另一個女性劫機者布里吉特·庫爾曼(Brigitte Kuhlmann),則由《Gone Girl》的女主露莎蒙碧姬出演。

發生在兩人之間的觀念衝突,以及兩人自己頭腦中的「天人交戰」,是本片重點刻畫的內容。

為了突出博澤作為恐怖分子卻沒有泯滅的人性,導演為其安排了數段解釋其個人觀點的橋段:

劫機前,他在與同伴對話時用自己的邏輯將聯邦德國和以色列論證為「法西斯國家」,為自己的行為正名;航班降落恩德培前,他與乘客開玩笑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巴勒斯坦人隔離猶太乘客時,他獨自提出反對,並與同伴激烈爭論,不願被視為迫害猶太人的德國納粹。

在最終的人質解救行動中,導演還將指引人質臥倒的榮耀,安在了德國恐怖分子的身上。然而,有一種說法是,以色列突擊隊員在衝進關押人質的航站樓後,曾經用希伯來語大喊「趴下」以提醒以色列人質,並趁機向劫機者射擊。

或許影片創作者引用的最新史料,能夠證明博澤的確如影片中這般時刻閃爍著人性的光輝。但是,假如真實情況並非如此,那影片創作者可能落入了一個常見的陷阱:為將反派形象立體化,而刻意為其加入正面內涵,引導觀眾的同情。不要忘了,博澤是一個舉世公認的恐怖分子。一個恐怖分子,並不應因為他的國籍、膚色和意識形態而擺脫罪惡。

反觀露莎蒙碧姬飾演的另一名劫機者,則始終意志堅定、不忘初心,只在影片最後展現出一點思鄉之情,形象同樣立體,亦沒有觸犯倫理紅線。

一同參與劫機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對博澤講出本片金句:你來這裡是因為你恨你的國家,我則是因為愛我的國家。這既是對恐怖分子動機的解釋,也見微知著地闡釋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衝突的原因。

與影片中著墨更多的劫機者線索相比,以色列政府和軍方的那條線則稍顯混亂。

影片中對於政客的刻畫,遠沒有一些英美政治影片精彩,政客與軍方之間的矛盾被直接擺上台前,拉賓、佩雷斯等以色列政治人物流於臉譜化。影片最後昇華主題,大膽為巴以衝突的解決開出藥方,也僅僅是一個「和平對話」了事。

影片開場時一段精彩的現代舞表演,隨著劇情發展,最終穿插在解救行動中進行了完整展現。同時,這段舞蹈還引出了另一條支線,即一名參與行動的以色列士兵和參與舞蹈的女友間,因為為國效忠與照顧家庭的矛盾而引發的衝突,但是又缺乏深入,顯得頗為雞肋。

原本應該成為影片最高潮的人質解救段落,也表現得比較失敗。

片中一窩蜂向前衝擊的以色列軍人,顯得毫無戰術素養。為了表現特殊人物(前文中以色列士兵)的變化,把一出原本計劃周翔、實施得當的成功行動,拍成了一齣鬧劇。

當然,從影片的文藝氣質來看,或許這根本不是本片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