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真正的凶手(淺談原著與電影改編)
無圖示
回應
1F
--這是電影故事,內含重要劇情,請慎入--

著名英國作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創作的推理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於1934年出版,屬於她寫作生涯中前段的作品,今年已是第四次改編搬上大銀幕。

此部小說能流芳近一世紀,主要特色之一是書中人物所搭乘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由伊斯坦堡到巴黎,貫穿東西橫跨了歐洲大陸,充滿異國情調使人嚮往;之二是獨樹一幟的特殊結局,頗能啟迪大眾對情理法之間平衡點的思索。

【原著與電影】

小說以第三人稱敘寫,內容由三個部份構成:事件、證詞、赫丘勒·白羅的靜坐思考。重心是謀殺案發生後比利時偵探赫丘勒·白羅Hercule Poirot的探查,以及他與列車上嫌疑乘客的對話,看Poirot從混沌案情中抽絲剝繭,一步步走向揭開真相之道。

書中因人物眾多極易混淆,但作者Agatha Christie生動描寫出這些人物的外表、舉止、言談,使他們栩栩如生躍於紙上,另藉Poirot之手畫出每個人的包廂位置,寫下每個人的重點證詞,讓讀者能記憶列車上重要角色特徵和謀殺事件的時間進程。因此,閱讀過小說對電影劇情亦能快速掌握,未閱讀者則能享受推理的燒腦樂趣,算是各有優點。

原著以主角Poirot的視角敘事,電影亦然。此改編版中的角色與原著大致相同,僅在年齡、職業上做少許更改,較大的更動是小說裡一名時常在Poirot身邊的康斯坦丁醫生融入於阿布思諾上校的角色中,而原本冷漠疏離的伯爵作風變得激進,不過,他兩次為了保護愛妻的張狂舉動實在突兀(對拍攝記者的迴旋踢讓人傻眼)。

為了有別於小說中的冗長對話和封閉車廂空間,電影中的Poirot在進行列車上可疑人物的問話時會變化場景與方式,製造一些緊張衝突,不過前段問案過程仍有些無趣,倒是東方列車的造型與內部擺設極具真實感、列車行駛於冰天雪地大陸中的壯麗景象讓人無比驚豔,尤以雪崩一景更蔚為大觀。

既然是多次改編,必得端出與眾不同的新意來和之前的影視作品做區隔,但過與不及同時考驗著導演與編劇的智慧。編寫過《羅根Logan 》大獲好評的麥可·葛林Michael Green,對於新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多元支線的處理依然有過人之處,略述如下~

開場在耶路撒冷「哭牆The Wailing Wall」的辦案勾勒出大神探Poirot的聰明機警;伊斯坦堡美景雖是驚鴻一瞥卻烘托出東方列車的獨特;「阿姆斯壯家庭悲劇」與「謀殺集團犯案經過」的兩段插敘以黑白影像呈現,不但力道強烈,亦透出因果循環的況味。Poirot拿著昔日戀人相片緬懷看似無意義,卻映照出他心中柔情感性的一面,有別於探案時的理性與冷靜,也讓他更具有溫暖人性,呼應出感人結局。

最出色的無疑是末段Poirot揭開謎底真相一幕。收場雖與原著相仿,但加入的隧道橋段則提升了本劇的質感,視覺與意象的衝擊饒富興味。隧道中的十二名嫌疑犯倚坐在長桌邊,其構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壁畫神似,此景與曠世奇作圖像互文,代表Poirot對十二人罪行的公審,亦透出十二人自組為「陪審團」審判惡人Ratchett與執行私刑的決心。

※文章完整版,請連結艾蜜李的部落格
http://emilee2216.pixnet.net/blog/post/344904871

小說中Poirot說出謬誤與正確的兩個版本推理後,輕易的以第一版本「犯人逃脫」作為結案。電影中的Poirot內心則承受極大的掙扎,他最後將手槍丟向長桌當作人性試煉,也當作兩個版本的選擇依據,此幕令人震撼,亦使「經典改編」具非凡意義......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崇拜司法公平正義的人可千千萬萬別看喔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