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溫情的呼喚
無圖示
回應
1F
--這是電影故事,內含重要劇情,請慎入--

當一個人必須重複過同一天的生活,將要如何看待與處理這件事?你可以運用這天會遇見的人事物、會出現的所有資訊去彌補過錯、去幫助他人、去為非作歹或是去提升自己,不同的選擇又會在這天中造就出不一樣的結果,日日循環中,你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輪迴」觀念源自於古埃及時代,印度教、佛教亦有輪迴理論,但德國哲學家尼采Nietzsche(1844—1900年)的思維與其不盡相同,他於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所提出「永恆輪迴」哲論,中心思想是「一切事物都將以我們已經歷的樣貌重複搬演、不停的循環。」也因尼采對此論進行了連貫的哲學思辨,使這一概念於西方哲學再度復興。

「永恆輪迴」的概念出現於神話(希臘神話中1.重覆將巨石推到山頂的薛西弗斯2.日日被老鷹啄食肝臟的普羅米修斯)、文學(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哲學裡,也出現在歌劇的創作發想中(德國作曲家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尼伯龍根的指環》),之後,以時間無限輪迴為主題的電影也不勝枚舉。


尼采的永恆輪迴是同時空中重現同樣的過程,但電影中的時間輪迴現象就彈性得多了,它雖反覆出現某一天,不過主角卻可以在重複的這一天中做不同的事情,這也使得故事發展出更多元素且更有創意。

此外,有別於希臘神話裡薛西弗斯、普羅米修斯的無限輪迴是終極懲罰,電影中的時間輪迴大多具有正向意義,因為,雖然不斷的生活在同一天,但能保有可更動修改的權利無疑是幸運的,這也象徵有機會能夠逆轉命運。


近年個人觀賞過的電影,具有時間輪迴主題的有2011 年上映的《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2013年上映的《真愛每一天 About Time》與2014 年上映的《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等。《忌日快樂》雖沿革此命題,但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本片另闢恐怖驚悚喜劇類型,能在相同枝幹中注入活泉,繼而開出另類姿態的花朵,也算讓人耳目一新。

追溯以往,時間輪迴影片中最使人津津樂道的,是1993年上映由比爾·莫瑞Bill Murray所主演的《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忌日快樂》末段對這齣電影獻上致敬,兩片「不斷修正錯誤,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核心精神亦有同工之妙。


故事敘述女大學生崔兒Tree(潔西卡·羅瑟Jessica Rothe)不知原因的一直重返自己生日當天,但重複的這一天可不好過,她每晚都會被一名面具人殺死。為了終結可怕的時間輪迴,在男同學卡特Carter(伊瑟瑞爾·布薩德Israel Broussard)鼓勵協助下,Tree決定找出神秘兇手打破輪迴邁向明天。

※文章完整版,請連結艾蜜李的部落格
http://emilee2216.pixnet.net/blog/post/344283421

劇情在反覆出現Tree生日當天時,因Tree做了不同抉擇而有了不同生活樣貌,於是,她被謀殺的方式也跟著改變,劇中就出現了被刀刺死、被槍射殺、被火燒死、上吊…等死法。

而隨著被殺的經驗增多與Carter的貼心相伴,Tree從一開始的害怕驚慌,轉變成有時也能輕鬆的笑看這一天,或是充滿信心的要揪出可疑兇手,氛圍時而恐懼時而歡樂,驚悚中透出無厘頭的kuso,反差的調性令人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