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罪惡的形成 (淺談原著與電影)
無圖示
回應
1F
--這是電影故事,內含重要劇情,請慎入--

看電影前已閱讀過作家貫井德郎的同名小說《愚行錄》,所以觀影時對於劇情爆點的震撼感受稍稍減弱了。然而,也因為看過原著,發現編劇向井康介改編的強大力量,他提煉原著精華且提升其質感,並偕同導演石川慶 賦予電影另一番嶄新風貌。

【原著與電影】

電影敘述周刊記者田中武志(妻夫木聰 飾演)調查一年前東京郊區一樁至今仍未破案的滅門血案,死者是田向浩樹(小出惠介 飾演)一家人。田中採訪了田向浩樹的同事、前女友,以及田向太太夏原友季惠(松本若菜 飾演)的大學女同學與男友,大家都以自己的觀點談論這對人人稱羨的田向夫妻。

值此之際,田中的妹妹光子(滿島光 飾演)因虐女案被收押,讓田中心煩意亂。然而,看似與光子毫無關聯的滅門血案,卻與光子心中的秘密緊緊相連,這些人之間到底糾葛著什麼仇怨?

原著採用現今流行的多人視角方式敘寫,這種寫作法具有行雲流水的節奏感,多人思維相互拉鋸造成張力,吸引力十足。這算是一種較自由的創作型態,日本作家似乎也頗青睞此寫作法,女作家湊佳苗即是箇中翹楚。而《愚行錄》於2006年出版,所以貫井德郎算是先驅喔。

小說分成六章,每一章都會從不同角色的第一人稱視角出發(亦即有一名受訪者侃侃而談田向或夏原),讓此人敘述所見所聞所思。最後再融合這些受訪者的看法,建構出田向夫妻的性格與行為。

可以發現,當不同人述說同一個人的事蹟時,雖然都會說對一些事實,但因有主觀意識,也因立場互異,所以這些受訪者之間也會產生彼此對立與截然不同的想法。因此,同一個田向太太,有人說她是溫柔善良的,有人說她是愛耍心機的,多元視角構成一幅變化莫測的人性風景。

特別的是,小說中每一章結束訪問時必出現一個女孩光子對哥哥自述心境,越後面的章節,光子的自白內容越是令人驚駭。

改編成電影時,書中訪談橋段較容易以影像呈現,但要如何融入光子的自白可就有些難度了。向井康介巧妙的以光子和哥哥的對談、田中與律師橘美紗子(濱田麻里 飾演)的談話、光子與心理師的諮商、光子的自言自語以及律師和光子母親的對話等方式鋪陳,將光子其悲傷成長史與成為惡女歷程流暢的與訪談主軸串聯,編劇功力在此展現無遺。

向井康介刪減小說中某些角色(如光子的富有外公,個人覺得他是原著中不合理的存在)與受訪人物(田向家附近的鄰居久保塚太太),讓探討的主題如家庭功能、家暴、性侵、社會階級觀、邪惡的養成等得以聚焦。

此外,他具體化小說中隱身於後的田中角色,並加入律師、光子的中年母親等角色以及光子遭收押、接受心理治療等支線,劇情生動寫實引人入勝,烘托出末段驚人真相,道出眾人之心盲和愚眛。

不過,有些原著中就令人疑惑的情節改編成電影也是雲淡風輕帶過。如:1.被父親長期家暴、性侵的田中兄妹,成長後都不知向師長、警察或社工求救?

2.光子不懂如何與異性相處,以性為進入豪門的方式可以認同,兄妹亂倫也有可能,但是把女兒千尋照顧到營養不良致死算是匪夷所思,田中是否參與養育呢?完全不得而知。

3.沒有謀殺計畫的精神不穩弱女子光子竟能獨自殺死一家四口,又沒有留下任何線索,警察也查不出抓不到(社區監視器呢),簡直是奇幻劇了。

※文章完整版,請連結艾蜜李的部落格
http://emilee2216.pixnet.net/blog/post/342536578

導演石川慶 Kei Ishikawa首次執導劇情長片,在意象的表現上具個人風格。石川慶未拍出光子被性侵的寫實畫面,改以多隻手緩緩靠近並盡情撫摸她的身體來暗喻,而這個在黑暗中被多隻男人的手撫觸的女體,也是家庭失去功能與男性主宰社會下的犧牲品。

其次,導演也未拍出滅門血腥過程,僅以田向浴血坐於地板、染血的夏原懷抱女兒、凶手在浴室中沐浴等幾個低調卻驚悚的鏡頭側寫血案現場,當飛濺到浴室門的大量鮮血被水緩緩沖下,恐怖氛圍絕不亞於持刀瘋狂砍人。

劇中還有一幕特別讓人膽顫心驚與心酸,當光子接受心理治療緩緩說出遭受性侵與哥哥被家暴過程時,田中則告知律師爸爸性侵妹妹的始末,這兩段影像相互交錯,彈奏出人性的卑劣與兄妹倆的青春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