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高度、廣度、愛」──電影「神奇大隊長」影評。(微劇透)
無圖示
回應
1F
我先借用一個這部電影裡面的小情境,一個可愛的女孩(男孩)對你拋媚眼,你爸爸想要你過去搭訕,一時有三個話題可以選擇:第一,聊他身上的品牌運動鞋和運動衣。第二,跟他聊昨天新上檔的韓劇。第三,跟他聊法西斯主義這一百年來對世界政治的影響。你選哪一個?

一般來說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個選項,第三個一般人就不懂了。但是對於只對高度哲學思想有興趣的人來說,他們第一、第二都不懂,只能選第三,這個情境可以顯示出本片裡的衝突,而此衝突又顯示出神奇大隊長所探討的主題,一共有三個:理想的高度,現實的廣度,愛的支持。

神奇大隊長的導演Matt Ross用戲謔的敘事語氣告訴我們一個誇張但是寫實的故事,向演示我們一個追求理想高度的人所會遇到的困境是什麼?並且讓我們反思自我本身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電影的主角叫做Ben,他和妻子
Leslie(她從電影一開始就缺席了)以森林為家,以自身高度的知識涵養親身教養他們的六個孩子,希望將他們教育成「哲人王(Philosopher-King)」。哲人王是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一書中所提,目的是將「政治權力與哲學放在同一人手中」,當此時,大眾就能立刻了解並得益於哲人王的統治,而結合政治權力與哲學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把哲學家變成統治者,另一個是把統治者變成哲學家。主角一家人是哲學家,卻不是統治者,這便帶來衝突,成為故事發展的基礎。

他們居住簡單,農耕漁獵,勤於鍛鍊身體,練習搏擊,大量閱讀書籍,享受並演奏音樂,就像是遠久之前隱逸山林的哲學家,年紀輕輕卻每個人都有極高的哲學知識水平,而家人之間的相處非常誠實,凡是總是探求真實,沒有受到一絲無謂的事物打擾,心靈和身體受到十分充足的滋養,他們無疑擁有的是世界上極其罕有的高度,大家也都過得愜意滿足。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直到Leslie不敵疾病的困擾而死去,她身後的意志又受到她的父母、親戚、法律的壓抑,Ben不得成為大隊長,帶領全家出門執行「解救媽媽」的任務。離開森林到城市,天空由藍轉灰,樹木被高樓取代,「理想的高度」與「現實的廣度」展開正面衝突。

進入現實社會,剛開始,一間又一間的大賣場映入眼簾, Ben在車上嘲笑這些商店(示威);一家人誇張地應付了臨檢的警察(小勝);Ben將孩子帶離供應加工食物的餐廳(撤退);Ben因在親戚孩子前說話內容過於真實而向親戚道歉(認輸);Ben被警衛硬是架了出去,完全反抗不了(挫敗)。同時孩子們也面臨衝突:大兒子對感情的真摯被當作玩笑;孩子們不懂流行被嘲笑;八歲的女兒展現過人的知識碾壓年長的孩子,卻私下被比中指……沒有一樣的興趣,沒有話題,沒有一樣的經歷,每多相處一秒對彼此都是折磨,他們了解到,這個現實社會裡的人和理想國裡的哲人是交不成朋友的,且已完全是格格不入的了。

我岔個題,這讓我想起了高中時期的一個章同學,他一直是我們班的第一名,他考上公立學校的法律系,我考上私立的設計學系,從事我最喜歡的創作。我們本來交情不錯,各自忙碌了幾年,也都畢業了,之後互加了臉書,他的臉書版面卻開始更新起很多火災和意外死亡的新聞訊息,我本來以為他正在研究與這些事件相關的法律條文,或是處理有關的案件,詢問之下,他畢業後沒有兩年,因為考試困難,已經放棄了考取律師執照,開始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工作,而臉書的文章不過就是一種暗中製造恐懼的行銷手段,又過幾年,他事業非常成功,開始在臉書上炫富,朋友超過千人,每每PO業績炫耀文,都可以看到一長串巴結奉承的留言。我推想他當初想要報考律師應該也不是有什麼遠大的志向,不過是想要圖利罷了。有人滿腔熱血,考了一輩子的律師,與他們相比,我都替他感到不堪。而在某次的聚會當中,他自覺高人一等,對另一個從事大樓管理員工作的羅同學冷嘲熱諷,這位羅同學雖然學業成績不出色,但個性恬淡自得,很好相處,我登時被章同學噁心得難受。我的理想高度雖不出類拔萃,卻也已經和他不是同一個層次的人了——封鎖,刪除,不相往來都是後話……

我尚且如此,以電影裡那一家人所持有的極為高度的理想,在昏昧造作卻廣大的現實社會裡面所獲得的挫敗感,更是巨大得難以名狀,孩子們產生疑問,難免與爸爸發生衝突。原本Ben還有自信,但Ben在大自然中傳授的生存技能在現實環境之中執行時,卻害得兒女差點受重傷,就像是暗示著理想的美好與現實的脆弱。是否當理想如同他們此時一般,不得已而墮入現實的時候,是不是反而害慘了他們呢?失去的那些生存在現實社會中的能力,進而換得的理想,是讓他們提昇高度,還是將他們逼入空氣稀薄的死角。

Ben不得不從頭思考,他為什麼要把這些孩子教育成哲學家,最初的最初,不過是為了他對Leslie的「愛」而已。Ben為了對家人的「愛」,他再次替孩子作出選擇,卻小看了這一群哲學家孩子,他們的思想已經有了不下於Ben的高度,心裡自有衡量,並且積極作出行動,既不愧對心中的理想,也表現出對父親的愛。

Ben稱這一群哲人孩子為「美麗的錯誤,但還是一個錯誤。」(A beautiful mistake, but a mistake.)但是他終還是露出滿意又自得的笑容,可見他並不後悔把孩子帶到這個高度的,原本他只是單單一個追求真實且邁向理想的人,現在變成七個,以後他們離家,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結婚,生子……人數肯定還會愈來愈多,或許現在有這份理想的人太少,所以這些人是孤獨的,但是高度愈高,空間愈小,而當這樣的人愈多,自然就會彼此接觸,而當這些人的力量聚集一點的時候,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呢?我想,那不是會非常巨大就是非常震撼,一定會直指真實,讓現實也難以招架吧!

理想的高度帶來的是無可取代的不凡卓越,現實的廣度匯聚的不過是狹義的成功,是否哲人王不是不可能,只是還沒發生呢?而當哲人王出現之前,只有用愛來互相扶持,給彼此力量。我不禁想,其實以電影裡這些孩子的聰明和知識,他們真的不能融入這個現實社會嗎?那應該是不可能的——只是他們不願意罷了。沒有人願意墮落,昇華的水再落下總是會髒的,但是理想在現實廣大的壓力面前難免淪為苦苦支撐,想要盡力不要倒下,是否唯有用愛互相支持,才能挺立不倒呢?Ben是這麼做的,我相信著這是好的。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這些人不常看電視,從不打電玩,不喜歡逛街購物,對於品牌一竅不通,喜歡胡思亂想,默默的坐著沒有人理解的事……一天又一天,總是為了某個遙遠而模糊的目標努力著,或許在社會上沒有什麼成就,更好像是被整個社會所排斥,卻有時可以在他們的臉上看見幾分自得其樂的開心,這些人不得不被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影響,時常也會猶豫躊躇,讓步伐變得遲緩,又像是被困在迷宮裡找出口一般地慌張恐懼,藉由神奇大隊長的這部電影,我理解了這些人,理解了這些人在理想上追尋高度,並且在現實社會的廣度之下在內心所進行的拉扯,而神奇大隊長這部電影會讓這一些人更有信心,得到滿滿的能量,而這些人或許就是你我。

雖然電影的主角是一家人,他們彼此之間的牽絆乍看之下像是血緣親情,但是我相信實際上是可以遠超過這些的,當你也追尋者理想的時候,不妨找一找身邊那些一樣的人,彼此關心,彼此支持,彼此等等,彼此陪伴,彼此愛彼此,之後你們會一起慢慢爬高,互相扶持著到達一個卓越的高度,你們有能力給出更多愛,然後再去扶持別人,慢慢的邁向高度的人愈多,高度成為了一種廣度,於是有了理想國。這是否就是「神奇大隊長」這部電影對柏拉圖的反思,亦或給未來的一個預示,也可能是給我們大家的一個期望,但無論如何,這絕對是對我的一個大大的啟發,讓我在創作路上的步伐踏得更堅實。

這部電影以詼諧的語調侃侃而談,笑中帶淚,淚中有希望。劇情節奏流暢,畫面道具別出心裁,每個鏡頭都是讓人心曠神怡,音樂美妙,與電影也十分契合,演員也都是上上之選(一些小孩子太小,就不苛求了),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片,將成為我心極為重要的電影。

劇情中Ben和六個孩子之間常常討論艱深的哲學理論,藉由孩子的語氣來敘述,讓這些理論變得淺顯易懂,不僅不妨礙觀賞的樂趣,反而啟發了觀眾對這些知識的興趣,帶領我們理解哲學,也對哲學產生嚮往,淺淺地在觀眾心中埋下種子,或許在未來會推著我們向上提昇,令人事後佩服起這劇情安排的弦外之音。

但是我對劇中的媽媽Leslie的安排,想特別拿出來討論一下:Leslie身為這六個孩子的媽媽,Ben的摯愛,卻從電影一開始就缺席了,與他們之間幾乎零互動,或許這是導演刻意要弱化「親情」,但是當演員們對於失去Leslie所展現出強烈的情緒的時候,觀眾一時會有些抽離——我當時只能想像自己的媽媽而已,畢竟媽媽的地位太特殊了,且「解救媽媽」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任務,身為觀眾也會想要了解一下這位媽媽與每個人的關係,或許強化之後會模糊主題,但是我腦中的確是在這時候浮現自己的媽媽,被迫出戲了。

這部電影為了讓探討主題的力量更加集中,強化了哲學家生活的原始感,刻意忽略了有關於科技的存在,或許在過往的日子裡,一個出類拔萃的哲學家是孤獨的,但是在資訊發達的今日,這些人的力量可以透過網路輕易地匯集在一起,只要這些哲學家們願意,這個由高度帶來的孤獨感是可以被抒發的,而個人電腦的出現也有賴這些主角們最痛恨的消費主義不是嗎?這更帶來了另外的反思,就是:現有哲學是絕對的嗎?書本上學習的高度理論,如果沒有在廣大的現實社會中體驗,怎麼能夠驗證呢?或許網際網路就是孕育出哲人王的地方,不過這是另一個主題了,有機會再聊吧。

2017/3/27
圓角。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生命-自學-在家教育 必看電影
無圖示
回應
3F
影評寫的好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