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一場科幻元素包裝的哲學思辯之旅。
無圖示
回應
1F
全文連結:https://goo.gl/btQBHj

異星入境》是改編自短篇小說《妳一生的預言》的電影,亦是《怒火邊界》導演Denis Villeneuve的新作。本片雖然涉及外星科幻的元素,但絕對看不到外星人四處肆虐的震憾畫面,更沒有地球人英勇反擊進而逆轉大局的既熱血又刻板的戲碼。有的只是劇情推動的過程中不時向觀眾丟出頗具思考性的議題。因此,對我而言,《異星入境》與其說是一部電影,倒不如說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哲學思辯書籍,所以這篇既非影評,更非心得。說好聽是與作者(導演)的心靈對話,說普通一點則是看完後的「雜談碎碎唸」(笑)!

這裡面談到幾個人生哲學議題,有的雖是人人熟知的道理,但仍是值得重視的處事原則,以我的「有限智商」的理解和感想,其重點整理如下:

(1)溝通的重要性: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每天都在進行社會互動的實踐,而互動目的就是完成某種共同的目標,所以溝通帶給我們的不單是達成「意義共享、相互理解」的境界,更是避免無謂的爭執和紛擾的重要機制。可惜,這道理人人都懂,但執行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由於溝通雙方的個性、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側重之處都不盡相同,甚至當下情境的因素都可能是左右成敗的關鍵,而溝通一旦失敗,往往是災難性的後果。所以,《異星入境》除了了用外星人非我族類的象徵來突顯這個難題,更透過「同為人類」之間的思考差異所產生的矛盾來強化觀眾對「溝通難度」的印象。

(2)語言影響思考:本片重要議題之一的理論基石是「Sapir–Whorf hypothesis(沙皮爾-沃爾夫假說)」,大意是說「我們使用的語言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雖然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說法(因為反之亦然),但不得不否認生活中確有不少例子挺切合這個假設。例如,我們中文的「緣份」,英文就很難有百分百的對應字,可見華人的文化有「緣份」這東西和由此產生的思維和行為,但西方人就沒有,因此人情義理的互動就不同‧‧‧‧‧

全文歡迎請上 https://goo.gl/btQB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