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台灣電影在2017年賀歲檔慘敗之後
無圖示
回應
1F
2010年,《艋舺》以全新製片、行銷手法帶領台灣電影榮耀回歸賀歲檔且贏得最後勝利,自此台片創下連續五年在賀歲檔奪冠的傲人紀錄,而豬哥亮更是以2011年的《雞排英雄》、2013年的《大尾鱸鰻》、2014年的《大稻埕》、2015年的《大囍臨門》和2016年的《大尾鱸鰻2》達成台片五度破億的霸主地位。

嚴格來說,「賀歲片」是一個難以定義的名詞,無論邵氏動作片、瓊瑤三廳電影、香港庶民喜劇、成龍電影、還是朱延平搞笑片,皆曾在不同階段各領風騷,觀眾口味難測,賀歲片也因此類型多變,必須配合在地脈搏進行升級、改版,才能延續自己的生命週期。台灣人愛一窩蜂,賀歲檔被炒熱之後,自然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只可惜源源不絕的拍片資源對於品質的提昇無濟於事,再怎麼做好做滿的行銷花招也掩蓋不了孱弱貧血的故事本質,不過五年光景,台灣觀眾對粗製濫造本土喜劇的忍受度差不多瀕臨極限,即便過去兩年豬哥亮主演的《大囍臨門》和《大尾鱸鰻2》仍守住賀歲檔「國片冠軍」位置,但「票房總冠軍」寶座早已拱手讓給好萊塢的《金牌特務》和《死侍》。

2017年,本土賀歲片祭出魏德聖、陳玉勳和豬哥亮三位台灣電影A軍的黃金陣容,迎戰兩部好萊塢續集片《惡靈古堡:最終章》和《限制級戰警:重返極限》、迪士尼動畫《海洋奇緣》、以及甫獲奧斯卡提名的《關鍵少數》,不過從小年夜到初二的票房數字看來,台灣電影在賀歲檔已不再具有主場優勢,無論三部台片的纏鬥最終由誰奪冠,台灣電影在賀歲檔是最大輸家這個事實並不會有所改變。

52赫茲我愛你》、《健忘村》和《大釣哥》,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蜜拉喬娃維琪、馮迪索或迪士尼,而是魏德聖、陳玉勳、豬哥亮、以及台灣電影自己。
魏德聖在《賽德克.巴萊》和《KANO》兩部歷史大戲之後,傾力打造全新品種的原創音樂喜劇《52赫茲我愛你》,找來四位獨立樂團主唱以歌聲詮釋都會男女的寂寞和小確幸,這部令人愉悅、充滿幸福感的小品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比它早一個半月推出的十四項奧斯卡提名強片《樂來越愛你》如何珠玉在前地將音樂電影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而是必須說服挑剔的台灣觀眾,不談歷史不綁國族不扯愛台灣的魏德聖,其實可以單單純純說好一個故事、駕馭Musical(音樂劇)這個類型。

Musical堪稱華語電影罩門,即便是陳可辛的《如果愛》和杜琪?的《華麗上班族》,也都無法完全克服旋律和動作的搭配,以及舞台感和電影感的轉換這兩大難題。標榜原創的《52赫茲我愛你》,對於魏德聖來說是歸零之後的重新開始,如何由音樂劇的思維出發以進行敘事,如何透過音樂來突破舞台空間限制,如何讓台灣觀眾習慣打破第四面牆的表演方法,如何讓台灣觀眾像接受《紅磨坊》或是《芝加哥》那般習慣演員說沒幾句話就唱起來的音樂劇形式,魏德聖選擇了一條吃力不討好的路徑,勇氣十足,但也備其艱辛。

除了類型上的挑戰,《52赫茲我愛你》所面臨的另外一個難題則是,它的故事和它的歌曲,究竟能夠打動我們到什麼程度?有別於過往的草根鄉土氣息,魏德聖這回用充滿童話氛圍的景片,流暢地訴說一個台北都會愛情故事,有趣的是片中刻意調侃《海角七?》的「操你媽的台北」,這樣的轉變能否得到觀眾認同?畢竟去了草根的魏德聖,如同卸除掉某種光環,觀眾的情感和共鳴是否因此流失?

再者,《52赫茲我愛你》全片十七首歌曲全是國語發音,偏偏我們就是會期待舒米恩開口唱原住民母語歌曲、李千娜唱台語歌曲,究竟只唱國語歌是基於何種考量?如果把幾位挑大樑的歌手的語言優勢和音樂長才與電影音樂更密切地結合,效果會不會更好?此外,〈開門關門〉、〈十年〉在琅琅上口之餘,後勁能夠持續多久?這關乎到主打愛情浪漫的《52赫茲我愛你》在稍後的情人節檔期中,能否火力全開走得更遠。

耗資三億,兩岸合作,全片屏東造景拍攝,將技術規格提升到最高的「救市」之作《健忘村》,也面臨同樣的危機。
古裝片和歌舞片同樣都是台灣電影罩門,《健忘村》故事背景從清末橫跨到民初,野心土豪覬覦會出皇帝的「裕旺村」龍穴,想方設法要攻陷這個偏遠村落,當地居民多是金盆洗手的土匪,終日期盼火車經過,好讓他們的土地開發增值帶來財富,然而帶著忘憂神器前來的道士和奉命行動的「一片雲」殺手組織,卻徹底改變了這個村落的命運。

《健忘村》是一部政治電影,片中每個角色、每種身份,都可以和兩岸現實進行互文、指涉;《健忘村》也有點像是變形的西部電影(和陳玉勳上部作品《總舖師》一樣),一個地處偏遠的孤村,虎視眈眈的強權威脅,因為外力的相繼到來而產生質變,楊祐寧飾演的村長之子的失蹤和返鄉、張孝全飾演的新移民的進出村落,以及王千源飾演的身份不明外來道士的遭遇,就充滿耐人尋味的解讀空間。

陳玉勳企圖用一個架空的村落來比擬現實的兩岸政治,令人想起比它早半年問世的《危城》(充滿西部片情懷的中港寓言)以及更早之前的《讓子彈飛》(姜文向偶像毛澤東致敬的中國式西部片),可惜的是《健忘村》雖有令人激賞的企圖心,但是漏洞百出的劇本基於笑料考量將失憶、健忘和弱智等不同層次脈絡的意識和感知混為一談,對於觀眾委實造成不少混淆和干擾。再者,陳玉勳仍舊用《總舖師》的思維模式來拍《健忘村》,無論角色鋪陳還是敘事節奏都撐不起這個故事理當發展成的格局,以至於觀眾對萬力以外的主要角色一概缺乏情感認同(因為太扁平),遂無法像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那般建構出一個驚人的世界觀,把各路觀眾通通給吸進去。

如果說《總舖師》是把一個80分的題材拍到85分,那麼《健忘村》就是只將89分的題材完成了八成有餘;相形之下,號稱豬哥亮最後一部電影的《大釣哥》則是把60分的題材拍到70分,與不及格的兩集《大尾鱸鰻》相較,算是差強人意的「謝幕」。
豬哥亮的電影最有趣之處與最無法克服的毛病,永遠都是豬哥亮本人。黃朝亮從《大尾鱸鰻》首集執行導演到獨當一面的《大囍臨門》和《大釣哥》,看得出來他努力想要把豬哥亮的餐廳秀情境式表演融入電影敘事的努力,偏偏豬哥亮是個充滿魅力又不受控的表演者,所以整部《大釣哥》依舊在到底是要隨著豬哥亮去到天涯海角還是一本正經說好故事的兩極中拉扯,幸好這回和豬哥亮對戲的藍正龍先前在《雞排英雄》中已培養出足夠的默契,兩枚優秀的綠葉吳朋奉和楊貴媚又不費吹灰之力穩住整齣戲的骨肉,讓後半段法庭戲情節荒腔走板的《大釣哥》不至於像《大顯神威》那般慘不忍睹。

2017年冬春之交,距離《海角七號》即將屆滿九年,距離《艋舺》屆滿七年,豬哥亮的票房神話以及台片的賀歲檔迷思已經瓦解得差不多了。《大釣哥》最終全台票房走勢,以及《52赫茲我愛你》和《健忘村》全台票房達到幾個千萬,其實已經不是年後最重要的事。可以預期,台灣影人面對從慘烈戰場中重新站起的嚴峻考驗,大概只能重啟「保障國片映演」的討論,但是除此之外,台灣影人更需要思考的是,拍出一部好看而且能夠激發觀眾巨大共鳴的台灣電影,那個關鍵核心究竟是什麼?也許我們可以從原本不被台灣戲院看好卻票房亮眼的黑人電影《關鍵少數》得到一些啟發。

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1%A3%E9%9B%BB%E5%BD%B1%E5%9C%A82017%E5%B9%B4%E8%B3%80%E6%AD%B2%E6%AA%94%E6%85%98%E6%95%97%E4%B9%8B%E5%BE%8C-00090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