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不同的觀點
無圖示
回應
1F
電影每個人看甚麼是甚麼,10個人會有10種心得,各有切入角度和不同的悸動片刻。我的看法似乎和之前在媒體上爬的文普遍不同。看過很多戰爭片的阿北,其實並沒有特別被震撼或感動,但這的確是部比較不同的戰爭片(嚴格說是部抓馬,跟戰爭的殘酷沒有多大關係),也沒有任何戰鬥場面,裡頭想要呈現(或說我看到的)的高心理素質的軍人特質遠多於戰俘悲慘命運。

甚麼叫做高心理素質的軍人?剛開始的那位丹麥軍官(艾比Ebbe)我認為就是低素質者,在作戰時十之八九成無法完成任務,對待戰俘完全是站在報復而非完成任務的角度。我們無從得知艾比中尉的來歷,但從年紀和表現來看,絕非身經百戰的軍人。相對地,卡爾(Carl)士官長,這位英軍第一空降旅菁英部隊出身的軍人,則展現完全不同的特質。一開始大家會覺得他非常嚴厲,似乎跟艾比沒啥兩樣,但很快就可發現他的軍人素質遠高於艾比。

卡爾也不喜歡德國人(片頭揍了一個帶第三帝國國旗的戰俘),但他知道怎麼帶人完成排雷這種稍有失誤就輕則殘廢,重則喪命的任務。雖然德國已經投降,但這些德軍戰俘的戰爭還沒結束,唯一能回家的方法就是活著把任務完成。卡爾也是,被派來擔任排雷指揮官,能盡快離開此地的方式便是完成任務。所以卡爾一開始對戰俘們便非常嚴厲,但不是虐待,而是利用他們服從命令且大膽的特質,激發戰鬥意志去完成任務,過程中不斷給戰俘刺激(辱罵、掌嘴、敲頭),要他們像個軍人,都是為了確保他們時刻警醒自己身為軍人該有的信念和本職,不然隨時都可能死無葬身之地。如果德國人沒清完地雷,就得由丹麥人自己清。戰鬥中人員死傷在所難免,但是卡爾要這些戰俘不會讓自己輕易喪命,以完成任務。這在卡爾和戰俘們玩球,結果心愛的狗被炸死的橋段清楚呈現,卡爾自責放鬆了戒心,於是要戰俘們手挽手走過自己已清過的雷區,確認任務是確實完成的,展現了優秀指揮官的本質。與此呼應的,是最後的悲劇,排雷小組的12+2人最後死了10個,其中7個是在將地雷送上車時發生的。導演安排那一段的意圖很明白,戰俘們覺得任務已經差不多,快要可以回祖國了,所以大談未來,卻在鬆懈輕忽時讓雷給爆了,反而還在沙灘上排雷的四個人沒事。

影片中的年輕德軍戰俘服從命令的程度到令人訝異,即使成為戰俘再度被送進可能喪命的情境,對艾比或卡爾都展現高度的服從和優秀士兵的心理素質,不哭哭啼啼或自怨自艾,即便同伴被炸傷炸死,事後仍舊堅守崗位繼續任務,而不是崩潰逃竄,甚至阻止想脫逃的同伴以免全體受罰。主角之一的舍巴斯圈,是另外一個具有領導人格的年輕士兵,跟卡爾的對手戲也最多。從他們兩個人的互動,可以看出高心理素質的軍人間的相互尊敬。既然夠資格上戰場,就得收拾自己的爛攤子,舍巴斯圈在片中對卡爾說的話充分說明他的心理素質。片子的主場景是一片看似無盡頭的海灘和當中的危險雷區,呈現看似美麗的遠景卻盡是危機的眼前,以及被遺棄只能自救的場景,還有艱鉅的任務。而戰俘們真的在卡爾預計的三個月清完這裡埋的四萬五千枚各式地雷,讓卡爾認為這些完成任務的士兵贏得尊重,因此違抗艾比的軍令,放生存的戰俘回國。

丹麥原片名Under Sandet(沙子底下),英文片名是Land of Mine(地雷之地),但並不是用常見的雷區(Minefield),這倒有點意思,因為mine也是我的意思。對卡爾來說,這是我們的土地,但是對戰俘來說卻是雷區。導演充分掌握節奏,凸顯雷區那種危機四伏感,不過只要警醒小心而且時時融入當下,除雷過程中並沒有太多的殺傷,但唯有高心理素質的軍人能在壓力下維持如此。至於同情,我覺得很大的程度是卡爾對這些完成任務的戰俘(可敬的對手)的尊重,所以也認為自己必須遵守好軍人的承諾(任務結束就能回家)。二戰中,英軍和德軍都有數個這樣的騎士精神例子,不論在利比亞沙漠或是荷蘭的安納姆。

就我自己的觀點,這部片不是要講德軍戰俘很可憐,也不是講戰爭多麼可怕,而是縱使戰爭結束,大家該如何各自結束自己的戰爭。

不錯的電影,演員的演技和氣氛的營造都屬上乘,題材也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