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發現盲點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1F
你的歷史就有根據?還搬出金庸小說這種哪算根據?你乾脆把三國演義當歷史看~不知道是誰低能~
無圖示
回應
22F
後晉無恥的皇帝石敬瑭,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並認賊作父,卑微自稱“兒皇帝”。 後來,大宋就失去了天然的養馬場所,我漢家兒郎,不得不以血肉之軀,對抗北方的契丹、金人和蒙古人的鐵騎。也因為這個主要原因,大宋王朝,從來有沒有真正統一過中國。

整個大宋朝,雖然強敵環飼,處於四戰之地,卻屹立了300多年。這個富甲天下(占當時全世界GDP的60%以上)、文化發展到極致的王朝,被郭沫若等無良文人稱為“積貧積弱”。
宋朝的繁榮富庶,《清明上河圖》可見一斑。

幽雲十六州,就包含了長城的大部分。我查了一下《宋史》,也沒有查到宋朝修長城的記載。張藝謀甚至懶得咨詢一下,把禁軍放在遼國境內, 太惡搞了!而西段長城,在當時的西夏境內。範仲淹此時正帶兵和西夏死磕,張藝謀的禁軍也當然到不了西段長城。
最後,長城的功能是為了讓美女打怪獸?秦始皇如果知道了,一定會從地下鑽出找張藝謀的。
無圖示
回應
23F
金庸的歷史肯定比你好
無圖示
回應
24F
在金庸的所有武俠小說中,男主角最後掛掉的似乎只有《天龍八部》的蕭峰一人(《雪山飛狐》中胡斐的結局是一個懸念,「他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金庸先生死活都不肯透露半點口風)。蕭峰的一生從頭到尾都是悲劇——一種在不共戴天的宋遼關系背景下展開的悲苦宿命,他尚在繈褓之中便成了宋遼沖突的犧牲品,身世被揭開後又被視爲是中原武林的公敵,不得不遠走關外。最後,爲阻止遼國國主耶律洪基發兵南侵,在雁門關自殺身亡。小說寫道:蕭峰脅迫耶律洪基當眾立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隨後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爲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登時氣絕。

這大概是最令「金粉」扼腕的小說結局了。曾有人問金庸:「喬峰(即蕭峰)只能是悲劇,非死不可嗎?」金庸回答說:「這是沒辦法的,天生的。他一開始生爲契丹人,那時契丹與漢人的鬥爭很激烈,宋國與遼國生死之戰,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樣厲害,他不死是很難的,不死就沒有更加好的結局了。」

如果金庸將蕭峰的自殺解釋爲文學人物的性格沖突所致,哪怕說成是爲阿朱殉情,我都覺得不無道理,不能反駁,畢竟這樣的解釋權歸作者。但金庸卻將蕭峰之死歸因於宋遼關系,將關註點引向歷史,那麼我覺得我們就有理由來較真一回了,畢竟歷史不是小說家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導致蕭峰自殺的「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樣厲害」的宋遼關系,實際上是金庸虛構出來的。根據小說展示的時代背景,蕭峰生活的年代,約爲北宋哲宗朝(11世紀末)。這個時期的宋遼關系,即使不能說是友好,至少也堪稱和平,絕不是處於不共戴天的仇敵狀態。兩國當然有過「生死之戰」,不過都發生在北宋前期,「澶淵之盟」訂立之前,那時候宋朝要北伐,遼國要南徵,雙方爆發了好幾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時距宋哲宗時代已有百年之久,是陳年舊事了。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厭倦了戰爭的宋遼兩國經過談判,達成「澶淵之盟」。根據盟書以及之後陸續形成的協定,宋遼約爲「兄弟之國」,地位平等;宋朝每年給予遼國歲幣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類似於經濟援助的性質(今人以爲歲幣是納貢,不確);雙方劃清領土邊界,在國境線上立下「石峰」(相當於今天的界碑),約定「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又約定兩國互不增設邊防工事,「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約定司法上的合作,「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類似於罪犯引渡協定;雙方在邊境開設榷場,開展貿易。

「澶淵之盟」的訂立,給宋遼兩國帶去了一百餘年的和平,期間盡管發生過一些沖突與糾紛,但基本上都能夠通過和談解決,並沒有誘發戰爭。遼國邊地若發生饑荒,宋朝會派人在邊境賑濟;每逢重大節日,兩國均要遣使前往祝賀,並互贈禮物;一方若要徵討第三國,也需要遣使照會對方,以期達成「諒解備忘錄」;遇上國喪,對方也要派人吊慰。宋真宗駕崩時,遼聖宗耶律隆緒(他是耶律洪基的祖父)聞訊,「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爲沾涕」;宋仁宗逝世,當大宋的使臣到達遼國報喪時,耶律洪基忍不住握著使臣之手,號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

今天有些朋友認爲「澶淵之盟」是屈辱的城下之盟,是不平等條約。我不同意這種看法。在我看來,19世紀西方民族國家主導建立起來的近代國際關系,其文明含量也沒有超出「澶淵之盟」的框架。

不管今人如何評說,當時的宋朝主流意見,是從正面評價「澶淵之盟」的。真宗朝宰相王旦說:「國家納契丹和好已來,河朔生靈方獲安堵。雖每歲贈送,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仁宗朝大臣富弼說:「自此,河湟百姓,幾四十年不識幹戈,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澶淵之盟,未爲失策。」絕大多數的宋朝人都十分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願意忍受每年給予遼國經濟援助(這筆援助款,通過貿易順差,實際上又回流到宋朝)。

總而言之,自「澶淵之盟」訂立到徽宗時代宋金秘密簽訂「海上之盟」這一百多年間,遼宋連一場真正的戰爭都沒有發生,怎麼可能如金庸先生所言:「契丹與漢人的鬥爭很激烈」,「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樣厲害」雲雲?

那麼在宋遼關系和緩的歷史背景下,如果北宋真的有一位蕭峰這樣的人物,他又會不會因爲是契丹人身份就被宋朝人當成全民公敵呢?我想請諸位看官參考一位真實人物的際遇——北宋真宗朝有一位大將叫王繼忠,在領兵抵禦遼軍入侵的戰場上,身陷重圍,因援兵不至,只好歸順遼國。後王繼忠說服遼國國主與宋朝議和,又致信宋朝,爲和議穿針引線,促成「澶淵之盟」的簽訂。

宋遼立盟之後,王繼忠仍留在遼國爲官。按正統的評判標準,王繼忠無疑是一名「貳臣」,換成現在許多人愛嚷嚷的話來說,就是「漢姦」、「賣國賊」了,每人吐一口唾沫,就可以將他淹死。要知道,西漢時,大將李陵也是因爲兵敗投降匈奴,漢武帝即誅殺李陵一門三族,司馬遷爲李陵辯解幾句,也被處以最恥辱的腐刑。

但宋政府從未將王繼忠當成「賣國賊」,而是很感念王氏爲促成「澶淵之盟」而做出的貢獻。宋朝每次往遼國派遣使者,都不忘記給王繼忠送禮物:「每遣使持禮,輒以襲衣、金帶、器械、茶藥賜王繼忠。繼忠對使者必泣」。王繼忠留在宋朝的家人,也一直受到宋政府的照顧與優待,大中祥符年間,宋真宗還「賜王繼忠諸子天波門外官第一區」,王家子孫在宋朝爲官者「亦甚眾」。王繼忠也一直與留在宋朝的家人保持通信聯系,「仍通其家信,歲以爲常,至其身沒乃止」。

這正是大宋有別於其他王朝的文明表現。基於這種文明的滋養,我不相信宋朝人會因爲喬峰的契丹出身而視他爲國家公敵。宋人能夠寬容一位「貳臣」王繼忠,沒有理由不能容忍一位「俠之大者,爲(宋)國爲(宋)民」的契丹裔宋朝人。

事實上,北宋時候,有不少遼國人跨越邊境,投奔宋朝,宋政府將這些人稱爲「契丹歸明人」。對「契丹歸明人」,宋政府一直給予優恤,爲他們撥置田宅,按宋神宗年間制定的歸明人給田標準,凡應給官田者,三口人以下給田一頃,每三口人加一頃。對國家有貢獻的「契丹歸明人」,通常還會授予官職;北宋後期,又允許「契丹歸明人」參加科舉考試,如政和四年(1114年),朝廷下詔:「新民歸明後,經十五年,並依縣學法施行,雖限未滿,而能依州縣學法呈試者,依此。」蕭峰若不自殺,再等幾年,以「契丹歸明人」的身份參加大宋的科舉考試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小說中那個圖謀侵宋、直接導致蕭峰自殺的耶律洪基的梟雄形象,實際上也與史實不合。我不敢說「澶淵之盟」訂立後,遼國沒有一位君主生出覬覦宋土之心,但我敢說,即使有這等野心勃勃的遼人,他也不可能是耶律洪基。

歷史上的耶律洪基,是一位極仰慕大宋文明、極不願與宋朝爲敵的遼國皇帝。他曾以白銀數百兩,鑄成一個佛像,並在佛像後背刻下一行文字:「願後世生中國。」某年,因「南朝(宋朝)兵騎越境,施弓矢射傷轄下(遼)人」,耶律洪基致信宋神宗:「竊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深於難知,而義若一家,共思於悠永。」申明維護和平之志。曾出使遼國的蘇轍評價過耶律洪基:「在位既久,頗知利害。與朝廷(宋)和好年深,蕃漢人戶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鬥。」後來耶律洪基終臨之際,還殷殷告誡繼位的孫子耶律延禧:「南朝(宋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

——這麼一位遼國君主,怎麼可能會處心積慮挑起伐宋的戰爭?既然耶律洪基並無南侵之心,假設當時確有蕭峰這號人物,也不需要他在雁門關外脅迫遼主退兵。蕭峰既然無需做出「威迫陛下」之舉,自然也犯不著自殺謝罪。

但金庸先生爲了按照預設的主題推動小說情節發展,只能棄史實於不顧了。當然,小說不是歷史,武俠小說尤其不是,以研究歷史的標準來評判文學創作,肯定是要緣木求魚、雞同鴨講的。不過,既然金庸先生扯到了宋遼關系這段歷史,那麼細究一下,也許有助於列位看官了解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無圖示
回應
25F
遼國打北宋,往往兩路分兵。東路就是走河北,過白洋淀,沿著現在的京廣線南下。西路這邊,就是直接出雁門關,打太原,然後南下,進入河南地界,打宋朝都城。


出雁門關,打太原。表示雁門關屬宋,否則何必強調出雁門關。饕餮腦袋跟你一樣差出不了雁門關。契丹人既然有燕雲十六州,宋人也不必死守雁門關。
無圖示
回應
26F
楊業被俘後,恥於自己的戰敗,竟絕食三天,活活的餓死。從此之後,雁門關就再也沒有回到過北宋的實際控制範圍內。那時的皇帝是宋太宗。
長城電影皇帝是宋仁宗,這時的北宋哪有長城,我看你腦子已經非常低能~
無圖示
回應
27F
宋遼最後的大戰,就是太原城讓遼軍圍了近一年,活活餓死了城中之人

1.宋遼最後的大戰顯然是宋仁宗之後
2.太原城讓遼軍圍了近一年,不表示雁門關不是宋的
匪美若再戰,一定在南海台海不在中途島,補給線拉太長
宋不死守雁門關,也是避免補給線拉太長
無圖示
回應
28F
宋遼最後的大戰,就是太原城讓遼軍圍了近一年,活活餓死了城中之人,這就是歷史有名的楊家將的故事~這就代表示宋仁宗之前~發生在宋太宗年間~多讀點書吧!
無圖示
回應
29F
宋遼最後的大戰,當然是金宋聯盟滅遼~多讀點書吧!
無圖示
回應
30F
長期以來,學術界都認為宋朝沒有修築長城。但宋、清一些文獻都稱宋朝在太平興國五年于岢嵐設岢嵐軍並修築了長城。近年來經考古勘察,專家稱自岢嵐城以東至王家岔鄉的長城是宋朝在北齊和隋朝長城的基礎上修築的。西元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推翻周政權建立宋朝後,北方面臨契丹、党項族的嚴懲威脅。據《光緒山西通志》和《續修岢嵐周志》記載:西元979年,楊業之妻佘太君(折氏)的從弟宋朝名將折禦卿攻佔了太原西北的軍事要地岢嵐縣,于西元980年在岢嵐調協了岢嵐軍,並在縣城北的天洞堡向東修築了長城;宋朝大學士曾公亮在他所著的軍事專著《武經總要前集》中也說曾在岢嵐修築長城。
無圖示
回應
31F
金滅遼之戰發生於1120年至1125年間,始於金攻擊黃龍府,終於1125年金佔領遼的燕雲之地。看這個時期就知道很後面了,不知道誰低能?
再說《宋史》記載的連自己本國歷史都沒寫到修築長城的紀錄,就憑清朝記載的紀錄,可信度又是多少?你自己想想吧!!
你再想想如果宋朝有修築長城,那南北兩宋怎麼滅亡的~原因就是兩宋那會北方的領土尚未統一,根本沒有長城。
而北宋之所以那麼容易就被遼國滅亡,也是因為遼國得到了燕雲十六州,使得北宋失去了長城這道屏障,遼國騎兵南下一馬平川毫無障礙,北宋也就說滅就滅了。是你要多讀點書吧!!
無圖示
回應
32F
公元 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推翻周政權建立宋朝後,北方面臨契丹、党項族的嚴懲威脅。據《光緒山西通志》和《續修岢嵐周志》記載:公元 979年,楊業之妻佘太君(折氏)的從弟宋朝名將折御卿攻占了太原西北的軍事要地岢嵐縣,於公元 980年在岢嵐調協了岢嵐軍,並在縣城北的天洞堡向東修築了長城;宋朝大學士曾公亮在他所著的軍事專著《武經總要前集》中也說曾在岢嵐修築長城。

岢嵐城西的古長城坍塌嚴重,保存較好的地段也只有1米左右。而岢嵐城東20餘公里的長城絕大多數保存較好,城垣最高處達3米以上,頂寬1.6米,有些段落牆頂上仍保留30厘米的女牆,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特別是保存較好的長城上發現有炮台,這是中國使用火器後的產物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m44926.html
無圖示
回應
33F
連《宋史》自己的歷史都沒記錄修築長城的紀錄,卻拿其他年代的學者新的發現來推翻連宋朝自己本身都沒記錄的東西,會不會太可笑了~
你所舉例的《光緒山西通志》和《續修岢嵐周志》所記載的東西,歷史考試從沒考過這2本書所記載的事情~
這就譬如近幾年現代學者發三國時期現真實的張飛面如美玉風流倜儻,這個可信度有多少可想而知,只能說看看就好~還是請回歸歷史吧!!
無圖示
回應
34F
再說《宋史》記載的連自己本國歷史都沒寫到修築長城的紀錄,就憑清朝記載的紀錄,可信度又是多少?

哇哈哈哈
原來《宋史》是宋朝人自己寫的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無圖示
回應
35F
歷史(現代漢語詞匯,古典文言文稱之為史),指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沒有宋人自己的生活記錄,何來宋史?
宋史的可信度非常高,雖然元朝丞相脫脫是主編。其實真正篆修宋史的人還是採用漢人。但是宋史是在1343年才開始編修,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完成。
所以從時間上看,不具備細細考證的條件。總體說來,宋史的志部分史料價值較大。
元代詔修的宋史的質量還算不錯,史料價值很高,到了明朝沒有再次修撰的必要。

首先修宋史的有不少人有著宋朝遺臣背景(宋亡都六十多年了不可能有遺老了,都是成長於元代的人)的人參與,比如宋朝宗室趙孟頫的學生賀惟一、歐陽修的後代歐陽玄等。脫脫只是掛個主編而不是全程參與者,更何況脫脫於至正四年辭職之後繼任者阿魯圖根!本!就!不!懂!漢!文!。整個過程只有兩年多,一定程度上,《宋史》對舊有史料吸收的原汁原味被保存了下來,這與清代用九十四年(只算連續的話則是六十年)有著本質區別,幾乎沒有時間進行隱諱、審核、深度利用。
從時間來看,宋史的修撰開始的時候已經是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了,成書於至正五年(1345)。元代黨爭基本上於順帝時期最為嚴重,自致和元年(1328)泰定帝去世後,元代帝位爭奪、黨爭便持續不斷,害死明宗、迎立文宗,文宗死後選擇幼小的寧宗為帝,六十天即去世,只好迎立當時遠在廣西靜江的順帝,短短5年就換了4個皇帝。順帝時伯顏黨與唐其勢黨鬥爭激烈,脫脫任相時意圖改革,有了不少措施,但至正四年便因病辭職,繼任的阿魯圖也在黨爭中於至正六年被罷相逐出京師。可以看到,修撰宋史的過程中,主編者並沒有給予多少重點的關注,整個過程相對平穩,也沒有遇到政權力量的欽定口徑的情況。
宋代留下的史料非常多且齊全,宋史直接參考了《宋實錄》(現在只剩太宗實錄了)、以實錄為基礎的宋朝《國史》、《宋會要》、《續資治通鑑長編》、《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三朝北盟會編》等重要宋代史料和一些筆記等史料以及《文獻通考》中關於宋代的史料,而且還兼採了名臣後裔留存相關史料(歐陽修後裔歐陽玄除了正常的編撰工作以外,作用也在於此),與國史互為補充(國史列傳內容其實也來自後代向朝廷上傳先人平生事蹟等內容以編入國史)。大體上還是實錄—國史—會要這一系官方史料為基礎。《宋史》基本上保留了其主要史料來源的原貌,所以被章學誠批評:「紀傳之最敝者,如《宋》《元》之史,人雜體猥,不可究詰。或一事而數見,或一人而兩傳,人至千名,卷盈數百。」(《章學誠遺書》)《宋史》一共496卷,可見其雖有考訂、整理,水平也不差,但是還是大致保存了源史料的原貌,更由於其直接來源於優秀的宋代史料,可信度也隨之上漲。
正由於以上原因,《宋史》史料非常豐富,敘事記史也十分詳盡,保存了許多已佚的一手史料所記述的內容,基本能反應當時的史實全貌。
無圖示
回應
36F
《漢書》倒是真的是漢朝人寫的
無圖示
回應
37F
宋朝大學士曾公亮在他所著的軍事專著《武經總要前集》中也說曾在岢嵐修築長城。
無圖示
回應
38F
大爛片也可以吵成這樣!可見台灣人的程度!
(共2頁)

 第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