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樂來樂愛你 | 無聲勝有聲
無圖示
回應
1F
圖文版:
http://movietalk0518.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39.html

「La La Land/樂來樂愛你」出自於達米恩·查澤雷之手,他的前作是「進擊的鼓手」。舊作電影給我印象是,導演喜歡並注重故事中角色關係與經營,且長於音樂運用。

他傾向於呈現出在平淡無奇的人際裡,不為人見的複雜曲折的戲劇性內裡,並輔以適切的音樂來勾勒描繪出那些人與人之間一觸即發的波濤洶湧。而「La La Land」作為系出同門的後作,也有著極其相仿的面目血脈,不過在製作/視覺技法上更為成熟洗鍊,但在劇情編排上仍有著一樣的優缺。

■ 愛情與麵包

就故事面向上,La La Land基本上是一部歌舞形式的愛情電影,主述談的是追夢的男女主角在大都會異地相遇,一同築夢天涯但又禁堪不住現實的挫折,最後感情流離失所,是愛情與麵包理想與真實總是兩難的都會偶像劇劇式。

跟前作「進擊的鼓手」一樣,La La Land在故事的創新性/意外性並不高,即便在本作中的完結前,導演雖嘗試以逆轉式的手法來拉起末段的高潮,但劇情的推進與結局幾乎都在觀眾可預測的範圍;再加上歌舞劇形式本來就容易產生的非真實感,使得觀眾無法能強烈地認同/感受到主角感情裡的酸甜苦辣,使得觀影的樂趣/期待感/浪漫感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角色深度的塑造、關係的推演等,導演仍維持著相當的高水準。他很相似於很多亞洲導演,喜歡安排角色間大量、反覆並略帶清新感的對話,緩慢地堆砌出角色的內裡、情緒,以及關係。最後把觀眾從自己螢幕前的座位,緩緩地拉入螢光幕中的世界,置身於角色。

而後遺症約莫是,當字幕跑起來時,你差點會覺得自己愛上這些角色、愛上Ryan Gosling,愛上Emma Stone。

■ 音樂、構圖、分鏡的精采大平台

作為一部歌舞類型的電影,音樂編寫表現出色這點就不用多說,主題曲本身的可聽性極高,開場時的百人歌舞調度,或者男主角在夜景前的雙人踢躂舞等,都嶄露出導演在音樂、構圖、色彩運用上的過人敏銳/品味 (不過主題曲使用的次數太多,也頗令人厭煩)

不過,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導演試圖將歌舞片中的「非現實性」元素,巧妙地運用於劇情的推進/演繹裡。

比如像是男主角在博物館約會時的畫面,兩人一邊歌舞一邊緩慢騰空至星光滿布的太空,兩只雙手相攜的背影在世界的中心旋轉。這畫面在一般的電影文類中是不合邏輯與現實,但導演卻反而透過歌舞片中超現實的歌舞來投射出戀愛中男女那萬物浪漫如漫步雲端的超現實心境,讓故事形成一種現實與非現實柔和的巧妙韻味。

除了音樂、構圖、分鏡外,本片的服裝造型是另外一大亮點,男女主角身上的每套衣服都可以搭做穿搭參考,

不管是Ryan Gosling身上穿的格紋西裝,或者是Emma Stone身上的小禮服,都好看得會激發出觀眾的戀愛賀爾蒙。

■ 了悟無聲

整體來說,功虧一簣大概是我對La La Land的感想,演員卡司、音樂運用、製作技術都是上乘到位,唯獨劇情故事卡在一個危險及格的位置上,像是沒了芝麻的胡椒餅一樣,少了一味。

電影中另外還有一幕我個人算是喜歡:

兩個人分離多年後在男主角的鋼琴酒吧再相遇,兩人腦海中浮掠過萬千的甜蜜酸楚曾經與未曾錯過的可能,然後雙眼開闔彼此輕緩地回到了現實的當下,男主角對女主角無聲地點了點頭,女主角回到了丈夫的身旁與自己的生活。

像是兩個人都了悟了感情是會錯過的,也都原諒了錯過。
這一幕/這個了悟是幾乎無聲的,也是無聲勝有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