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電影行善濟世助人
無圖示
回應
1F
教社會研究學的老師尤金(凱文史貝西飾),出了一個作業給他的學生們,要他們想一個改變世界的辦法,並且要將它付諸實行。

他的學生崔佛(哈利喬奧斯蒙飾),提出一個「讓愛傳出去」的構想;「以我為中心,幫助三個人,不要求這三個人回報我,他們每個人必須把感恩的心情傳出去,幫助另外三個人,在這樣的連鎖效應下,兩個星期就可以有超過四百七十萬個人受惠。」究竟「愛」這項產品能否用「直銷」的概念完成業績呢?

問體是年僅11歲的崔佛,真的身體力行他的計畫,他把流浪漢接回家,讓他吃好穿好想受家庭的溫暖,這是他改造世界的第一步,可是他的第一步可就把他母親給搞瘋了。

因為崔佛的家庭狀況並不是很好,他與母親(海倫杭特飾演)相依為命,為了給兒子更好的生活,母親兼了兩份差事,每天早出晚歸,當她得知兒子把流浪漢接回家只是為了交作業時,她氣得跑到學校罵人,可是崔佛仍然堅信自己改造世界的理念,他改造世界的最終理想會實現嗎?此外,崔佛的第二步將更加的困難,他要撮合母親與尤金老師成為一對,他會成功嗎?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做一件好事不難 一輩子做好事不容易

用一生時間 好好做好事 拍部好電影
無圖示
回應
3F
拍部好電影

存好心 說好話 讀好書 行好事 做好人
無圖示
回應
4F
斷惡修善 改變命運
無圖示
回應
5F
長期調查發現,當義工、志工的人,會感到快樂的人,比大多數敗金寵愛自己、花時間滿足自己慾望的人,多出42%,而根據另一項研究,發現助人時腦部會分泌俗稱快樂荷爾蒙的多巴胺,而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有令人感到愉悅的作用。

每當憂憂出現,只要去幫助人就可以召喚出樂樂,因為幫助人的時候,我們腦部會分泌快樂荷爾蒙多巴胺。
無圖示
回應
6F
趙文正

住在台中烏日的鐵工廠清潔工人趙文正,撿資源回收風雨無阻全年無休,月薪不到2萬元,
三十年來省吃儉用捐款超過四百多萬,助養十三位孩童、捐贈警備車,善行榮登富比士亞
洲行善台灣英雄榜。

趙文正,小時家裡種田,環境窮苦,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常繳不出學費,
長大後發願行善助人幫助弱勢,看到貧苦人家就想幫忙,每個月4分3所得收入全捐
慈善機構,希望幫助更多小孩念書,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趙文正說起做資源回收時有人譏笑他,像狗一樣翻垃圾桶,當時難過差點掉淚,為了
能讓孩子受教育,不要像他那麼苦都忍下來。以前小孩年紀小,家裡需要用錢,所以
捐比較少,但現在小孩都長大成家了,就可以多捐一點。

「不為自己求安樂,當願眾生得離苦。」是他座右銘!多年前看到媒體上可憐孩子,
開啟行善之路。他做資源回收,是幾毛錢、幾毛錢的存,做多少,就存多少,
累積500多張捐款收據,節省開銷養活一家七口,省自己,去幫別人。

從小苦過來的趙文正說,有孩子寫信來,說要學他關懷社會、不求回饋的精神,
當下就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了。他說行善沒有時間點、不是等有錢才做,
為的更絕不是要得獎,全是自覺問心無愧,永遠沒有退休的一天。


胡壽宏(1922年6月9日-2016年1月10日),江蘇漣水人,中華民國空軍砲兵上兵退伍,慈善家,
2010年開始陸續捐助榮民遺孤。

胡壽宏出生於江蘇省漣水縣,在家鄉結婚,生一子一女。

1938年,胡壽宏入伍,到1956年以空軍砲兵上兵退役後任職於榮工處、公路局及新竹市培英國中,
於1983年退休。退休後,他自己獨居在新竹縣新埔鎮不到十坪的租屋處,
每月靠新臺幣一萬三千多元的就養金過活,個性節儉,食量也少,
連電視故障都不願花錢修理,以聽廣播打發時間。

1990年代,胡壽宏返鄉探視,被未曾見面的子孫索錢,讓他心寒,因此決定將積蓄捐出。

2010年,他受陳樹菊善行感召,自行搭公車到榮民服務處捐出新臺幣一百萬元給榮民遺孤。

其後,新竹榮民服務處安排他進住新竹榮家。

2011年,他再將股票所得的新臺幣五百萬元全數捐出,被新竹榮服處的員工勸止,但他堅持捐款,
說明自己書念得少,又隻身在台,不忍榮民同袍和子女因學歷不高找不到好工作。

2012年元旦,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馬英九祝詞中特別提及胡壽宏捐出畢生積蓄。
同年,退輔會統計,近年一次性捐款逾百萬元者除胡壽宏外,還有尹殿甲、陳永成、洪中海、樊恩溥、
孫天文、王金儀、蕭鴻濤、湯松元(遺眷代捐)、許覺民與妻子袁品南、熊漢雲、樊桃福、傅豐年、
張國英、張生元、王品珙、華體忠、呂振誠、胡偉、彭大計等榮民。

自2010年以降的六年,胡壽宏認養約50名學子,每人每月補助三千元助學費。

有的學生並不知捐贈者的人是胡壽宏,直到新竹榮服舉辦相見歡活動才知。

2015年,胡壽宏因染上肺炎,轉至新竹榮民醫院,病情持續惡化,於2016年1月10日過世。

追思會有10多名受其捐贈的學子到場作孝孫,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有。

這些榮民遺孤,不僅為他製作感恩短片,也在生前輪流到醫院照顧。

他們一邊啜泣一同覆蓋國民黨黨旗,無法出席的也寫卡片悼念。還有學生從高雄來不及趕上追思會,

哭著詢問埋葬處,以日後到墳前感謝。


榮民呂振誠將他努力工作多年、省吃儉用的存下來的820萬積蓄,以及名下3間房屋一口氣捐出,
總價值超過3500萬元。現金捐給遺孤基金,房產則送給創世基金會。

民國22年次的呂振誠是浙江省人,16歲離家從軍隨部隊來台,52年上士退役後,
又到台北榮總擔任技術員,直到77年才從職場退休。呂振誠的生活相當簡單,
雖然自己家裡沒有開伙,都吃外食,但每天僅吃早、午餐,每天的生活費約2、3百元,
退休後最大的興趣就是到圖書館看書,偶爾也會玩玩電腦。

呂振誠說,錢夠用就好了,希望可以盡點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我年紀大了,記憶力減退了,我發現我東西都不容易記住,我捐出去請人家幫我處理。」

呂振誠所捐出的820萬積蓄、及位於北市行義路、承德路與中山北路的3間房子,都是他工作多年、
加上月退俸,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另外,固定從每個月的退俸中,捐1萬元給給北市榮服處認養榮民遺孤
,希望可以讓他們受到更好的教育與生活照顧。

老榮民年輕時把青春獻給國軍,退役後感念政府的照顧,捐款濟助社會弱勢,榮民袍澤,
捐款都已超過百萬元,榮民們對國家社會的付出,遠比國家給的還多,相當令人尊敬,
希望社會不要忘記榮民對台灣的貢獻-

陸軍政戰上尉退伍的83歲老榮民趙維良,4年前辭世。趙伯伯一生未娶,生前立遺囑表示,要將畢生積蓄將近3千萬元及房契、地契捐出-遺愛人間

台中市單身老榮民趙維良101年辭世,生前立遺囑表示要將現金以及桃園及台中潭子共2棟房屋,捐贈給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

民國18年在山東萊陽出生的趙維良,38年隨國軍來台,61年以陸軍政戰上尉官階退役。他轉念國文專修班,63年畢業後,到台中市東峰國中教國文,一教就教20年,84年退休。趙維良為國家奉獻40多年,作育英才20年,101年辭世時,立遺囑說「將所有現金及名下不動產全數榮民榮眷基金會」。
洪中海,捐出畢生積蓄600萬元濟助貧困同袍與遺孤,被美國「富比士」雜誌選為「亞洲行善英雄榜」。

洪中海(1929年-2013年2月26日),安徽霍邱人,中華民國陸軍砲兵士官長退伍,在晚年捐助積蓄新台幣六百萬元給榮民、榮眷及榮民遺孤。

1945年,結婚約半年的洪中海,因兄長被徵兵,年僅16歲的他代兄從軍,妻子後改嫁他人。

洪中海服役於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第11師,參加徐蚌會戰時右腿遭受槍傷。來臺後編入第十師,戍守金門,參加八二三砲戰,後升士官長並調任炮兵通訊職務,至1983年屆齡退伍。獲有寶興、弼亮、金甄、忠勤、景風、陸光等勳章。

1987年間,洪中海首次返鄉,與一別近半世紀的前妻見面。會面之夜,前妻飲泣到天明,隔天洪中海安慰她說這是大時代的悲劇,隨即返臺並強調台灣是他的第二故鄉。

尹殿甲,家徒四壁,一條洗臉毛巾破得像張漁網,還在使用;但他累積微薄的就養金捐
700萬元濟助弱勢,毫不猶豫。

尹殿甲(1924.7-),新疆烏魯木齊人,國民黨軍官,1984年從空軍士官長職位上退役之後一直從事慈善事業,並因此獲得90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和輔導會91年模範榮民。
尹殿甲1939年參加國軍,1948年底去台,1984年從空軍士官長職位上退役。省吃儉用25年,陸續共捐出700餘元台幣做慈善工作。深受臺灣上下的高度讚譽。2011年正月初六,臺灣當局首腦馬英九親自登門拜訪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尹殿甲老人。為善最樂且不欲人知的榮民尹殿甲先生,秉持當年助人之初衷,持續月捐新臺幣15,000元予9家慈善機構。尹老先生曾因此當選90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和輔導會91年模範榮民。他卻懷著感恩的心,感謝慈善機構和受他幫助的人,使他得以發揮生命的使用權,付出愛心,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尹殿甲祖先原是地方望族,留有偌大家業,祖父還曾將土地借與貧鄰耕作;後來家道中落,父親打官司也要不回借出的土地,反把所餘家產用光,只好搬到城裡謀生,他們七兄妹也因家貧,沒讀過一天書。尹老先生因為個子高,學徒、傳令兵都當過,如今能認得字,全因當年曾上過軍中識字班(隨營補習班)。

民國28年2月1日,尹老先生進了新疆陸軍軍官學校,擔任傳令兵;1年後,調到新疆航空隊,仍任傳令職,後改任勤務兵。副大隊長見他年輕,推薦至航空教育班學生隊(原空軍幼校前身),學習初中課程;初時跟不上,就買字典,加緊用功,半年後月考、期考,都得了100分。

民國29年,航空隊改隸中央,本已遴選送中央受訓,因路遙仍志願留原部隊,並編為士官。37年調上海空軍單位,12月轉進臺灣,奉調空軍後勤修護單位,負責發動機修理,自中士升到士官長。
退伍後,尹殿甲擔任過幾個單位的警衛,70 歲還應徵營造廠管理員,經理表示:“我不管你年紀,你身體好,我就錄用你。”他很得信任,管理工具,又兼採購、管零用金。有一次,拾到經理皮包,立刻奉還,所以經理對他特別好,逢年節都發獎金。1年後,工地結束,也感到年紀大了,便不再謀職。
當年紀漸長,尹殿甲深感人生不應留白;既然衣食不缺,應當知福、惜福、再造福,儘管力量有限,抱著?磚引玉之心,願能啟發別人善心,共襄盛舉。他先將過去存款,妥善分配給大陸親友;安頓好後,便只餘退休俸,除了自己必要的生活用度,都捐給慈善機構,轉濟貧苦人士。
尹殿甲坦承,起初要捐上1萬、2萬也是捨不得,就300、200,隨意捐一捐;後來越捐越覺得有意義,1年後,捐贈單位增加至9個,每月累捐至15,000元,至今已持續達20年,捐款已超過300萬元。

尹殿甲表示,人生無常,要把握當下;趁身體健在,要發揮生命使用權,善用身體良能,自己吃飽穿暖了,對於不幸的人,便應伸出援手。但為保證捐款都能嘉惠受助者,便委請合法慈善機構代勞,如台中榮總惠康慈善基金會等。

尹殿甲每天早晨5點多起身,散步、漱洗,做趟軍中健身體操;早餐後,就逛逛街、買買菜,然後回家聽廣播、看電視,或是看看書報;晚上9點半就寢,生活簡單、正常而悠然。

尹殿甲表示,小時沒讀過書,家境困苦,到老雖存了點錢,日常飲食營養夠就好,衣服鞋子能穿即可,如浪費金錢會有罪惡感。

尹殿甲自民國30年入伍當兵至退伍,他表示,輔導會對他的好,勝過再生父母;人要知足,應得的已得了,得了以後用不完就捐出去!他說,“只要人健在,就會一直捐下去。”
無圖示
回應
7F
就是這樣救開眼

就是這樣救開眼

就是這樣救開眼
無圖示
回應
8F
支持討論電影的貼文

支持討論電影的貼文
無圖示
回應
9F
開眼有救了
無圖示
回應
10F
愛無止盡德蕾莎 The Letters

透過德蕾莎修女在印度期間與心靈導師信件的魚雁往返,訴說德蕾莎修女無私奉獻的一生的動人故事
無圖示
回應
11F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無圖示
回應
12F
《大行善者》(Sivaji)
無圖示
回應
13F
異想奇謀:B咖的拯救世界大作戰》(Micmacs)
無圖示
回應
14F
天行者》(Heavenly Mission)
無圖示
回應
15F
天使薇拉卓克
無圖示
回應
16F
那些年,這些事》 The Turning
無圖示
回應
17F
余命:為愛而生
無圖示
回應
18F
候鳥來的季節
無圖示
回應
19F
《新天堂樂園(Cinema Paradiso)》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élie)》

《七武士(Seven Samurai)》

《無法無天(City of God)》

《阿爾吉爾戰役(The Battle of Algiers)》

《斷了氣(Breathless)》

《佛羅瑞的駝背漢/泉水馬儂(Jean de Florette/ Manon des Sources)》

《單車失竊記(Bicycle Thieves)》

《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du Paradis)》

《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

《夏日之戀(Jules and Jim)》

《恨(La Haine)》

《郵差(Il Postino)》

《 原罪犯(Oldboy)》

《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

《甜蜜生活( La Dolce Vita)》

《四百擊(The 400 Blows)》

《天譴(Aguirre, Wrath of God)》

《欲望之翼( Wings of Desire)》

《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安德烈.盧布列夫( Andrei Rublev)》

《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

《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大路之歌(Pather Panchali)》

《亂(Ran)》

《藍色情挑(Three Colours: Blue)》

《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

《神隱少女(Spirited Away)》

《紅色情深(Three Colours: Red)》

《野草莓 (Wild Strawberries)》

《我的母親(All About My Mother)》

《隱藏攝影機 (Hidden)》

《大鼻子情聖(Cyrano De Bergerac)》

《帝國毀滅(Downfall)

《遊戲規則( La Règle du Jeu)》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無圖示
回應
20F


2001太空漫遊

窮得只剩下錢
(共3頁)

 第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