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虛構與真實的趣味
無圖示
回應
1F
最近根據小說翻拍的電影實在是不少(例如『不存在的房間Room』、『因為愛你Carol』),通常這類改編的電影大家都難免會比較一下小說原著與影片到底哪個比較好?不過這部『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其實是部很難去評比的片子,因為同名原著小說雖然是根據全世界第一位變性人莉莉艾勒柏(Lili Elbe )的真實故事所寫成,但是書中絕大部分的情節、以及人物(甚至是主角背景)都是虛構的。而電影雖然是根據此本原著翻拍,卻將劇情選擇性地簡化成為較接近真實人物的故事。所以到底電影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虛構的?到底什麼才是「忠於原著」?認真推敲的話真是會使人感到頭昏腦脹的。︿_︿

根據資料,真實的莉莉變性人留下的史料並不多,大約就是一些當時的報紙報導、以及莉莉的日記書信與就醫資料。小說「The Danish Girl」的作者大衛埃博雪夫(David Ebershoff)最開頭想寫這本書的切入點,除了想要以虛構的情節來描繪埃恩納(莉莉)夫妻之間的婚姻與愛情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因素,就是想揣摩莉莉在身份轉換前後對自身過去歷史與記憶的處理,他說:

「過去」在小說中一向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本書有趣的一點是:誰的過去?當埃恩納扮成莉莉,哪些記憶(包括實際的和情感上的)屬於埃恩納,哪些屬於莉莉,哪些記憶是兩人共有?(資料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http://www.cite.com.tw/book?id=57156)

作者對這一個主題有很宏大的引申企圖。我記得當初讀小說時,作者的序很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此時他正站在德國易北河(Elbe)河邊(為了尋找當初莉莉接受變性手術的軌跡),心裡想著莉莉與埃恩納(Einar)的歷史與記憶糾葛問題,也可以引申為人類面對歷史與記憶的問題,所以決定了這本書的寫作方向與格局。這個序讓這本書的分量陡然增加許多。

所以作者在有限的史料中加入了大量的虛構情節來建構他有關婚姻、愛情與記憶的主題,不僅書中出現的許多次要角色都是虛構的,甚至連主角埃恩納夫妻的成長背景,也多半是虛構的。例如真實的埃恩納太太葛麗塔(Gerda Gottlieb),原本是丹麥女子,她與埃恩納兩人在巴黎定居後,兩人才能自在地一個日常以女裝出現、一個可以過女同性戀的生活。

但在書中葛麗塔(Greta)卻成了從美國加州來的富家女。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葛麗塔在美國的成長過程與叛逆個性、以及她在美國的第一次婚姻(葛麗塔不顧社會壓力嫁給一位藝術家,卻不幸經歷孩子夭折以及先生病逝的重大打擊)。書中也虛構了埃恩納的兒時好友漢斯以及葛麗塔的雙胞胎弟弟前來分擔葛麗塔因埃恩納的性別問題所需背負的心理重擔,並且讓葛麗塔與漢斯有了感情上的美好結局。

原本我讀小說時,還以為這些人物、內容基本上都是真的,只是作者加以小幅虛構。後來查資料時才知道原來這些幾乎完全是虛構的,心裡著實有些訝異。原本我不太明白為什麼作者要這麼做,直到看過電影後才明白。

我想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們心裡最常有的感慨就是:「埃恩納的太太好偉大!」。

的確,本片全片最大的焦點,似乎是葛麗塔這個角色,她從意外讓丈夫體會了對「扮成女人」的喜悅開始,慢慢承受著丈夫對性別認同的變化以及痛苦,最後成為支持丈夫生存下去的支柱(心靈上與照護上)。(女星艾莉西亞維坎德 ALICIA VIKANDER也因為這個角色拿下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劇中這個角色的表現雖然突出,但因為影片缺乏對這個角色背景的描述,我們總是會有點納悶,她的勇氣從何而來?.........

詳全文請連結:泰瑞莎的文字寓
http://cfsjhscfsjhs.pixnet.net/blog/post/4452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