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進擊的鼓手 這才叫高潮/ 聞天祥
無圖示
回應
1F
一個音樂學院新生與魔鬼教師之間的故事,竟然可以拍得如此劇力萬鈞。角色的每個選擇關卡,都有足夠的道德複雜性;而每當我以為它快「差不多」的時候,劇情卻又峰迴路轉到令人激昂不已。《進擊的鼓手》(Whiplash)堪稱美國獨立製片又一奇葩,沒有大卡司,表演卻吋吋到位;沒有炫目特效,而以最古典的技巧帶來感官與心靈的震撼。新銳編導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交出一張非常漂亮的成績單。

據說故事構想是來自達米恩查澤雷的高中經驗,但如何從自殤與自溺掙脫,而得以讓人感同身受,功夫下得極深。即使作為一個對爵士樂僅懂皮毛的觀眾,進入這部電影也不覺得困難,因為不僅能聽得到、你甚至還能「看」到音樂。無論是近距離捕捉汗珠、血漬、扭曲的臉孔,藉由變焦來表現角色的專注與轉移,或是敵我的主客觀呈現,都讓音樂立體起來。而每一場音樂排練或演出,透過節奏精準的剪輯,張力飽滿得無遜千軍萬馬、飛車爆破,何況還有藝術的穿透力。

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分享

我倒不覺得這會過於誇張,因為整部片的基調隨著飾演魔鬼教師的J.K.西蒙斯(J.K. Simmons)一出場就已建立,毫不突兀。這個從頭到尾沒一句好話、對學生極盡羞辱之能事的指揮老師,偶然語重心長或熱淚盈眶的時候,反而更教人懷疑害怕。強大無比的氣場,奧斯卡男配角獎儼然已是囊中物;練功多年,等的不就是這種角色嗎?而下巴還帶著幾顆痘痘演出菜鳥學員的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那股一心想成為偉大鼓手的戮力以赴、挫敗痛苦,以及該有的青澀感,也演得十分到位。

這當中沒有典型的春風化雨。相反的,你不由得想問:刺激一個天才的誕生,為人師表可以折磨人到什麼程度?J.K.西蒙斯的演技魔力,讓你在觀影過程中忍不住懷疑這個老師拿查理派克(Charlie Parker)當例子是真心還是藉口,因為他的激勵方法幾乎足以毀滅別人。但是當編導聰明地旁觸到男學生的家族時,卻又暗示永遠的包容與讚美,似乎也並非真正的救贖與解答。

這種兩難與辯證,讓這部電影得以成功跳脫簡單的勵志電影模式,也讓大結局更加精彩。只見打擊與安慰,兩股力量最後匯流交手;而男主角的選擇,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回敬敵人,除了柳暗花明之樂,他甚至讓居心報復的一方,因震懾而蛻現出真實的伯樂光芒,當邪惡也能化為真善美,這怎能不叫高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