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電影難不難懂, 就自己來說無非都取決於一個『點』
無圖示
回應
1F
抽空去挑戰了網路評說『很難懂』的電影,
『很難懂』就是指說得花腦筋去理解,或花時間去思考,
甚至逼死上億個腦細胞,
才有可能看懂(或說終究還是沒能看懂)的意思嚕!
是哪一部呢?
答案就是《星際效應》嚕!
其實電影難不難懂,
就自己來說無非都取決於一個『點』,什麼點?
就是自己選擇所要欣賞切入的立足點!
如果從科學理論來看,那當然是十分難懂,或說根本就不可能看懂,
因為科學的探討就是無底洞,
導演透過戲中的角色不斷地重申『黑洞後』的一切就是『未知』,
導演在戲中將黑洞比喻為巨大的牡蠣,
牡蠣之中的珍珠就是航向未知的關鍵,
只要能跨過這個充滿神秘未知的領域,就有可能破解
既然都清清楚楚的說明是『未知』了,
那戲中一切一切的銀河探索(或說星球探尋),
不外乎就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想像(或說導演對宇宙充滿了好奇),
才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花費鉅額的資金去構思拍這部電影。
不過,再換個說法,
導演之所以想拍電影,
無非是有話想說,或說有想法想要分享,或說有訊息想要傳達....
如果選用『主題』與『題材』來試著理解一部電影,
或許這部透過層層包裝看似難以理解電影,或許就又沒那麼難懂了....
就像自己看了有所感觸(或說有感而發),
縱使看不懂也能透過自己的聯想(或感發)打出一連串讓人看不懂的內容...
這就好比導演用『科學理論』在包裝一部電影似的,
引用的理論越多,術語越多,鋪陳越多,讓人看的似懂非懂,
如果真的要點出『主題』找出關鍵字,
我想無非導演想傳遞的訊息無非就是『相信愛』。
戲中的女主角就很清楚在這點上做了說明,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只能非A則B的去『抉擇』(而非選擇)所要探索的星球,
跟男主角起了一番爭執,
用了『愛』的字眼,
洋洋灑灑講了一串看不見卻不代表不存在的感覺,
『愛』看似抽象的存在卻是真真實實的發生在你我他...每一個人的身上,
雖然男女主角歷經一番辯論,
男主角還是用科學的角度否定了女主角的選擇,
決定前去有數據說話的星球(就是有訊息不斷地被送出的星球),
從這橋段就能看出導演的用心,透過辯證(涉及到正→反→合)的安排,
那麼是哪兩造的辯證呢?
無非就是以科學為主的理性辯證以愛為主的感性(或說信仰或說信念),
女主角透過感性選擇了B星球,男主角透過數據選擇了A星球,
情節走向是數據贏了在前,所以讓飛船停靠在A星球上,
結果真的應驗了男主角的抉擇,
在A星球上發現了前一批被派來探索卻倖存沉眠中的科學家,
科學家醒來先是感動再來就是分享自己的探索,分享了適合居住的可能,
如果電影故事就停留在這裡,皆大歡喜的找到適合居住的新星球,
然後一起手牽手開開心心的返回太空站,回報這天大消息回地球,
通知大夥準備搬家來居住,那麼愛與科學的辯論,可想而知是科學贏了!
但是,導演並沒有把故事就停留在這點上,
而是安排了一段插曲,讓大夥兒的希望瞬間破滅,數據提供的星球破滅了,
讓整個情節走向了另一個可能,也就是女主角原先所要選擇的B星球,
B星球的選擇既是出於女主角的女人直覺,就姑且拿來象徵『抽象的愛』,
所以在『愛』與『科學』的辯論上,
此刻換『愛』扳回了一成,象徵科學的A星球被否定了,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辯證嗎?
『辯證』就是涵蓋了『正→反→合』的內容。
不過前面有提到不是資源不夠嗎?為什麼還可以再有B星球的選擇呢?
其實不是B星球不能選擇,
而是除了存在的風險較多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有人得犧牲,
你想被犧牲嗎?你想用剪刀石頭布來犧牲自己嗎?
你會想表現大愛來犧牲自己嗎?
如果不會,那麼最好不要動選B星球的腦筋,
不過既然A星球的希望破滅了,
只好得有人願意自我犧牲來成全最後探索B星球的可能,
那麼是誰犧牲呢?
用猜的也知道一定是男主角犧牲來成全女主角的夢,
一個懷想久遠的夢,一個像偉大科學家看齊的夢。
這時候就要再把老問題(辯證思維)提出來問問複習一遍了,
既然B星球是最後的希望,那麼導演怎麼沒有讓故事在B星球收尾,
結局理應是,
男主角犧牲了,
女主角終於在B星球找到了倖存的科學家,並交代B星球是確實可住人的,
然後女主角含情脈脈地望向遙遠的星河,
感激也懷念男主角的犧牲,並慶幸人類總算有救了才是啊!
但導演卻在這裡岔出演了一段迷離倘恍的情節,
昔有『莊周夢蝶』,醒來傻傻自問蝴蝶與我究竟誰是我?
什麼樣的情節呢?看似犧牲自我的男主角卻意外跌入了『五次元』的空間,
一般的思維就是三度空間,或加上時間變四度,
導演拋出了一個『五度空間』,
就把所有匪夷所思的『可能性』導向了無限大,
於是主角可以在五次元的空間飄來盪去,
以蛛絲馬跡的方式(戲中是透過摩斯密碼表現在指針上)
留訊息給地球上從事研究的女兒,
從事科學研究多年,卻苦思不解的方程式,在得到父親的訊息後,
終於破解了從事太空旅行來搬遷的可能,拯救了地球的人類幸免於難。
這時候就得再來問問....
為什麼女兒能從手錶中讀出傳自五次元空間的父親的訊息?
無非就是『父女間的感應』,
有所感應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現才能有所解讀,
而感應的源頭,無非就是與生俱來的『愛』。
講到這裡,還記的前面不斷提出的關於愛與科學的辯證嗎?
最後誰勝出呢?
如果說是愛贏了,我想還是僅答對了一半,
畢竟導演也沒有在B星球多做琢磨,
而是為B星球保留了一個充滿未知的可能性,
而把重點放在父女間的感應上,其女兒再透過科學完成了移民的壯舉。
『正(科學/理性)→反(愛/感性)→合(愛+科學)』
記得以前有一句經典的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而人性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不就是『情感』(也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欲的綜合體)嗎?
就自己的說法其實還是很籠統,但為什麼還是試著打了這麼一大篇呢?
我想就自己來說無非就是一種似懂非懂的拋磚引玉吧,
如果用將心比心來說,
或許導演透過層層的科學理論來包裝自己的電影或說自己想傳遞的訊息,
或許也有一種拋磚引玉的存心吧!
最後再丟一個問題,或許也能有助於一點了解,
如果導演的『主題』是想說明『愛能成就的可能性』,
為什麼要拐了那麼多的彎呢?
無非如果一開始就說『愛』,也只會流於形式,流於一個抽象的字眼,
唯有透過不斷地拐彎,曲折,撞擊觀眾的心,牽動觀眾的情,
這時候有感而發的情,有所觸動的思,
從觀眾來說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字眼,而是有一番內容的開展,
所謂的愛就在每一位觀眾的心中緩緩生酵自得自證嚕!
想說既花了錢也花了時間看了一部電影,
其間也逼死了不少腦細胞,就姑且打打幾字分享『略懂』的微意嚕!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寫的不錯阿!有讚我就點了
無圖示
回應
3F
版主 很強 開眼bbs需要您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