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會不會太over了! 放輕鬆!
無圖示
回應
1F
電影《KANO》上映12天,全台票房已經破1億4千萬,不過最近網路上不時出現電影媚日,偏離事實的批評,巧的是今天(11日),如果你打開中國時報跟聯合報的言論版,會發現兩報都刊登了批評《KANO》的投稿文章,除了標題和人名外,文章內容幾乎完全一模一樣,有網友質疑《KANO》被人有有計畫攻擊,循線找到投稿者,態度非常低調,而監製魏德聖則表示尊重言論自由。為了重現1930年代日據時代台灣,電影《KANO》電影台詞多講日文,電影場景也走復古日本風,演員拿日本國旗、穿和服,其中嘉農小球員們征戰甲子園。電影《KANO》花絮:「打進甲子園,為台灣農民爭口氣。」水圳技師八田與一這番話更是熱血到不行,票房衝破1億4千3百萬,卻有民眾投書報紙社論,認為電影《KANO》片段還原的手法,正如選擇性的失憶,就像我94歲的母親,經常懷念日本殖民時期「夜不閉戶」的善治,卻很少對當時「捉到小偷就剁掉手」的酷法提出批評,評論者認為電影對日本殖民時期刻意報喜不報憂。詭異的是,這篇社論在同一天,一字不差被登上兩份不同報紙,開頭都是「你KANO了嗎」,雖然標題不同,撰文者一個姓陳、一個姓嚴,但都是水產養殖業者,諸多巧合引起熱烈討論,被懷疑難道是遭人有計畫的攻擊?但聯絡到社論撰文者,他態度低調,不願回應。《KANO》電影監製魏德聖:「就是台灣是一個寬容的社會,應該有更寬容的心在面對歷史。」對於外界批評,魏德聖表示尊重觀眾想法,也相信應該不是蓄意攻擊,不過還是強調電影畢竟是電影,觀眾不要帶著立場去欣賞,比較能樂在其中。最近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態度低調,不願回應
呵呵呵呵~
躲在暗處攻擊、放冷箭就很勇猛,被人家查到真實身分就很低調。
還真的是男子漢、大丈夫。
那個作者現在應該正在各網站繼續用不同名字攻擊KANO吧。
無圖示
回應
3F
原本全文如下:


中國時報【陳錦謀/水產養殖業者】

你「KANO」了嗎?魏德聖編劇及監製的片子「KANO」,已經成為朋友同事之間,彼此問候的熱門動詞。這部大阪亞洲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媒體報導,開幕當天電影播放後,全場觀眾兩度起立鼓掌,前後長達10分鐘。這個新聞讓我「KANO」,走進電影院,但是影片結束後,滿座的台灣觀眾卻沒有掌聲,鄰座的年輕夫妻一家4口,安靜的收拾隨身衣物,沒有熱烈的討論劇情,也看不出2個小男孩展現「一球入魂」的興奮感。

是哭了說不出話?還是感動得無法言語形容?

微雨中走路回家,有股莫名的沉重湧上心頭。在思緒紛亂中,隨意上網瀏覽到魏德聖的電視專訪,他說「KANO」還原過去的年代,強調永不放棄的運動員精神,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合作的價值觀;主持人還幽默的說「在1930年代,日本曾經瘋台灣」。關了電腦,我釋放沉重,心想:還原歷史的「KANO」原來是給日本人看的啊!而且還只是片段還原。

「KANO」這部片,也讓我想起1992~1995年的波士尼亞內戰。我認識一位波籍塞爾維亞裔友人,在戰爭時逃離家鄉,20年後,他返回首都塞拉耶佛時發現,波士尼亞人與賽爾維亞人之間,像戰爭前一般和平相處,沒有仇恨、彼此尊重,好像戰爭從來不曾發生過。友人告訴我:這是一種集體選擇性失憶的現象,因為戰爭實在太殘酷、太骯髒,也太不人道了。

「KANO」的片段還原的手法,正如選擇性的失憶,就像我94歲的母親,經常懷念日本殖民時期「夜不閉戶」的善治,卻很少對當時「捉到小偷就剁掉手」的酷法提出批評。

日本大和民族習於集體行動,「KANO」應可像「海角七號」一樣,為嘉義市帶來為數不少的日本觀光客;可是我卻不由自問:當日本觀眾兩度起立鼓掌,為影片讚歎之餘,他們是如何看待這樣還原異族殖民歷史的台灣人呢?也因此,我終於瞭解,為什麼電影結束後,台灣觀眾沒有掌聲,彷彿過去的三小時停格了,只是靜靜的離開,這是不是也是一種選擇?沉默之中有些沉重的選擇?
無圖示
回應
4F
魏導果然是電影行銷高手, 連這種溫和的觀影心得, 都可以炒作出一篇新聞說他的作品被惡意攻擊...

現在又回到白色恐怖, 連看個電影, 個人感覺不喜歡作者的詮釋方式, 都不能公開說, 只能放在心理面?

更何況該投稿作者的文章並非發表情緒性文字, 為何不針對他提出的問題回應? 反而要指對方惡意攻擊?
現在是敢發表不同意見, 就要被人肉搜索? 就要被指控不支持國片了嗎?
無圖示
回應
5F
抓到小偷就剁手?
請問一下是日本時代哪件案子?
我從事臺灣史研究,沒見過這個案子,
可以提供一下出處嗎?
無圖示
回應
6F
這麼溫和的文章
泛綠子民還敢肉搜人家,真的是綠色恐怖。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