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雖然有點可惜,但非常值得一看,望能成為喚醒香港影業的里程碑製作!
無圖示
回應
1F
首先,我對這部影片的製作者至上敬意,因為他們的誠意、精神以及堅持完全傳達在他們的作品當中,我認為旨在喚醒華人武打片精神的意圖十分的明顯,在近年來香港、內地的「武打」電影風潮之下,值得作為一個模範。

本片的武打部分,我認為可說是痛快林漓,並兼具著實戰感、速度感、勁道以及美學要求的標準,當然,無庸置疑的是源自於其他電影明星遠不能及的功夫底子和螢幕武打經驗﹝畢竟都是自己在當武術指導的人﹞,自我要求自然更勝一籌,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本部作品的武打,卻帶觀眾回到老武打港片時代的感覺,那份在好萊屋失去的,屬於武打英雄的「格調」,無論是正派或反派;請容我解釋「格調」一詞的意思,這個詞與所謂的「俠士精神」其實有所出入﹝補述:我認為「俠士精神﹞再近年來作品中表現的最好的是張藝謀的《英雄》,即使那是一部不甚完美的作品,但不可否認的是尋找武俠電影的新出路,和新的思考方向,而且精神的格局上確實不凡﹞,而比較偏向於一個身為習武之人的集中力和面對實戰的策略選擇過程,一種真正搏擊對戰時會有的狀態,而這正是造成觀眾屏息的重要因素,少了這個,武打很容易成為套招的空架子,所以只好靠誇張的特效和唯美的視覺刺激來補足﹝如近年來美資的武打電影﹞,其實我認為老香港武打片的精髓並不在吊威也,也不在武行套招,而是在武行本身打鬥時透露出的「精、氣、神」,讓觀眾親臨實戰的張力。

如果只是回到當年的老武打港片,我覺得這部戲的價值若只在喚醒一件事實,那可能真的有牛刀割雞之嫌,但是這部戲同時在嘗試加入一些近代電影常愛用結構的元素,讓我覺得讓這部電影深刻了許多,如:非全然完美之英雄形象、情感衝突的深化和安插、留有餘韻和前後呼應的結尾、角色心理矛盾的呈現,這些雖然稱不上是新東西,但其實是這部戲會留在觀眾心中多久的重大因素,這些元素將武打片提升到一個不只是高手出來打打殺殺,然後觀眾大呼痛快就說再見的電影,而是試圖造成觀眾思考和觸動觀眾理性思考和情感層面的作品,這則是我認為過去老香港武打片不常見的用心﹝我是指不常見,而並不是說從來沒有過﹞,對我來說就是嘗試和進步。

而在最後,為何我覺得這部戲可惜?可惜在哪?

不可否認的,這部作品顯然是一部低成本的香港電影,很多部分其實都稍嫌簡陋,美學也欠缺考量,看起來的確會有粗糙的感覺,加上在台灣撥出時是用配音版,感覺隔閡更深;此外,導演的功力真的有需多部分需要加強,而幾乎都是屬於導演基本工的部分,譬如:畫面構圖、畫面質感、氛微掌握、發生事件節奏安排、狀態的張力顯現,其實都力有未逮,可惜了很多能夠表現角色深度的機會,呈現人物間關係的張力,和抓住觀眾的心的機會;另外演員的表演部份,其實說老實話,除了任達華的表演外,配角比主角好,甄子丹和洪金寶在呈現角色時仍過於刻板和平面,若要呈現所謂「殺、破、狼」命運、人格之間的拉鋸和張力,其實實在要再多琢磨一翻;最後談到了音樂,真的必須要說,實在太過於濫情,其實在現在的觀眾看時,有時真的會因此而造成抽哩,反而沒幫助到當時所要表現的狀態,還有,音樂質感也不足,其實作品的層次會被大打折扣。

這是我在看這部電影時的感覺和分析,以及我對其意義的延伸、探討,我本身是學劇場的,所以希望能跟站上的大大們做交流,煩請多指教,我將一定會回覆和討論,此外,推薦這部作品,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