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別讓華麗排場的預告壞了觀影的欲望
無圖示
回應
1F
我想喜愛文學的朋友應該很難抗拒這部電影的吸引力,因為費茲傑羅的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大概是每個文學愛好者的必讀作品。所以,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預告片中太過絢麗的排場(沒辦法,同樣華麗風格的歌舞電影”紅磨坊”可是導演巴茲魯曼的成名作之一),也很納悶為何導演心中”偉大的蓋茲比”必須要用這樣誇張的方式呈現,我還是乖乖地買票進場了。

我看的是2D版本,因為我實在看不出這個故事有任何拍攝3D版本的必要。所以到底這部電影是否真的能以3D科技來”更栩栩如生地呈現蓋茲比的世界”(官方宣傳用語),我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電影中的確可以讓觀眾感受到為了3D效果所作的一些鏡頭設計,如鏡頭的快速拉近拉遠、高空俯衝(出現得相當頻繁),也有許多飛車追逐的刺激畫面,加上幾乎要佔掉影片三分之一片長時間的派對狂歡段落,可以感覺導演相當希望用熱熱鬧鬧的方式來講這個故事,也希望能因此吸引一些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來了解這本偉大的小說。

費茲傑羅這本傳世之作已經有太多學者研究、有數不盡的分析講解,有興趣的觀眾不妨上網搜尋一下,就可以大概了解故事的背景、內容與含意,我就不需多說了。

由於費茲傑羅寫作的年代及故事背景,正好是在美國歷經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的股市狂飆奢華時期(1920年代),所以這個小說的成功與被重視是有其在美國社會歷史上的時代意義的。

而非美國人民的我們,既然沒有那樣的時代共同記憶,也沒有相同的歷史文化傳承,所以,我們真正能感受到的,大概就是被小說中可以超越國家障礙的人性描寫所感動。

所以,對我來說,當初讀”大亨小傳”所帶來最大的感觸,是在於蓋茲比這個人物為了一個心中的夢想可以排除萬難做出任何犧牲,但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夢想(黛西所代表的上層社會的美好)也許是不值得他這麼做的。而生來命定的階級界線將人的社會地位劃分為高尚與低下,出身卑微的蓋茲比就算心中的善良美德比所有其他上流人士擁有的良知加起來還要多,也不會有任何人在乎,終究是個淒涼的收場,故事的結尾是會令人掉眼淚的。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我不是很喜歡這部影片的導演巴茲魯曼對這個小說的詮釋方式,他比較偏重時代氛圍的建立(我私下以為身為澳洲人的他其實這樣做並不是很明智,因為終究拍不出那股美國味)。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在這些豪宅派對的排場,或是影片中有動作片味道、努力營造”蓋茲比到底是誰”的懸疑感。感覺花了那麼多的金錢與技術,其實對影片貼近原著的內涵並沒有甚麼幫助(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中描寫費茲傑羅在巴黎紙醉金迷的生活,好像也不用弄那麼大排場,就可以讓人心悅誠服)。

不過導演運用一些幽默的敘事技巧,還是很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例如蓋茲比與黛西在尼克家中見面那一段,戲院中觀眾笑聲不斷)。而且他對結局的處理,還是令我掉了一些眼淚,在蓋茲比被射殺前以交叉剪接造成的遺憾感,視覺上是很令人震撼的。顯然導演也抓到了小說的核心價值,只是有他自己喜愛的呈現方式罷了。

總之,如果您沒有看過”大亨小傳”的原著,而且也不打算讀它,建議您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別讓電影的華麗排場預告破壞了您想進場的欲望,其實影片還是可以帶給觀眾一些感動的。
My Blog:泰瑞莎的文字寓
http://www.wretch.cc/blog/cfsjhs/28548612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寫得真好 我也是看完電影以後沒有其他人有那麼強烈的感受
看來該去買書來看了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