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流浪教師心靈陰影下的羅莉塔,又是一部高超運用文學作品的好電影
無圖示
回應
1F
人間師格不論是在攝影、配樂的技術層面上,或是在演出、主題等內容層面上,都是一是部極度壓抑憂鬱的影片,也是一部讓人看了之後心情會有點沉重的片子,但是,它卻是一部觀眾不該錯過的好電影。
影片從一開始近距離特寫男主角面對鏡頭的獨白(陳述教師那種陪伴孩子度過童年困惑的理想性與重要性)、特殊的色鉛筆動畫、教師眾生紀錄片式的自我剖析為何成為一名教師(以及對進入這個行業的無可奈何)、男主角幼年時的回憶鏡頭、帶點淡淡哀傷的弦樂配樂、男主角在深夜遊走街頭、在書桌前寫下充滿文學性的語句、、、、、這一切,都讓我們知道導演想在憂鬱的基調中,以非通俗劇的手法,講一個關於教育以及主角童年心理創傷的沉重故事。
話雖如此,但沉重不表示難以消化或難看,只是需要靜下心來仔細體會劇中的對白以及人物間的情感交流。劇情並不複雜,以男主角這個自願流浪在各個邊緣中學擔任代理教師的人物為主要敘事觀點,藉由捕捉他在學校中與同事、學生、在療養院與失智症的外公、在街頭和家中與搭救的雛妓等種種關係中,呈現出影片兩大主題:美國中學教育的頹敗,以及男主角在心理陰影折磨下不快樂的人生。
當然,看過劇情大綱大家應該就知道這不是一部類似”春風化雨”或是”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編導對美國一般中學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絕對是悲觀的,在影片中刻意放大幾乎所有家長都在學校家長日中缺席的淒涼狀況,加上層出不窮的問題學生事件,影片要觀眾面對殘酷的事實,邊緣學校的學生要出人頭地絕對是困難重重的,教師們的熱忱也可能燃燒殆盡。這與我們一般接觸的勵志校園影片(在一個充滿熱忱的好老師帶領下、同學們一一獲得重生)是很不一樣的。
但是雖然對教育的大方向悲觀,影片仍藉由男主角對學生們說的話,來闡述閱讀的重要,閱讀是可以讓自己想像力發揮的途徑、也是讓自己過濾判斷外界一再傾銷入腦垃圾資訊與意識型態的工具。發自於己的閱讀似乎是在傾頹的教育中唯一的得救出口。
說到閱讀,就要提到這部片除了教育之外另一個主題:男主角的心理陰影。而這個陰影,編劇相當高明地一再以文學作品中的涵義巧妙地附加在劇情之中。
影片一開始就以法國哲學家及作家卡繆(Albert Camus)的句子作為開宗明義”And never have I felt so deeply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so detached from myself and so present in the world”,讓人不得聯想到卡繆最著名的作品”異鄉人(The Stranger)”中那種在心境上將自我與環境隔離的孤寂感,正是影片片名Detachment(超脫、分離)及劇情想要表達的。

片中以極片段與隱晦的方式讓觀眾了解到男主角Henry童年時目睹母親服藥自殺在他心理上造成無法抹去的孤單恐懼印象,而自殺的原因也許是不堪父親(也就是Henry的外公)長期的性侵擾。Henry在成年後才慢慢了解這在他童年成長時光中無人可以傾訴的困惑,面對躺在療養院病床上垂死的外公,他無法怨懟、只能原諒。
但在心理上Henry將自己禁錮於”戀童癖”的恐懼中,這一點從他在片子一開始時的書寫中提到自己像是納布可夫(Vladimir Nabokov)一樣放逐流落於街道之中,就隱藏在劇情含意中。因為納布可夫是個從俄國流亡到美國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羅莉塔(Lolita)”,敘述一個中年男子杭伯特因為童年時與小女友間的往事造成心理創傷、成為戀童癖,遇上小女孩”羅莉塔”後無可自拔地終身迷戀她、也帶給她毀滅的亂倫故事。
男主角心理上的陰影,連帶影響了他面對需要他救助的胖胖女學生Meredith與雛妓Erica時所採取的態度。在恐懼成為別人眼中”戀童癖”的他,終究只能當一個臨時的救贖者。這是他在女老師質疑他與Meredith的曖昧時他會如此盛怒的原因,也是他體會到Erica已成為他日常生活中幸福的伴侶與傾吐心事的對象時,他必須將她交給社福人員強制送離的決定因素。
因為男主角無法跨越心理障礙去更深入地幫助明明很需要自己關懷與協助的對象,於是間接導致了Meredith的自殺死亡、以及Erica絕望呼號下的痛苦分離。不過影片在Meredith的死亡後放入了Henry前往中途之家探望Erica的擁抱鏡頭,應該是不願意將影片帶入太過悲觀灰暗的結局吧!

影片最後Henry引用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著名小說”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厄舍府的倒塌)”中一開頭的句子,對著學生解釋何謂心理的重擔與身心俱疲,片子在Henry略帶疲累感性的朗讀聲中,配上無人認真聽講的教室、已死女學生的座位空椅、校舍教室已成廢墟的荒涼畫面,象徵他心態上已成荒原的狀態。影片就此嘎然而止,留下觀眾沉浸在一片簡單悲傷的字幕配樂聲中。
這部影片在此又向觀眾展現了文學作品運用在電影中的強大力量,呼應著劇情主題的經典文字呈現出其他任何戲劇元素都無法比擬的效果。雖然心裡還停留在影片渲染的氛圍裡,卻不得不佩服編導獨特的匠心。每次看到歐美這樣將文學經典作品放在影片中的佳作,總會覺得國片中好像比較少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文化遺產的作品,很可惜。
最近許多影片都會放入對劇中角色孤獨心靈的描述,而觀眾會發現孤單與孤獨的最佳解藥,非一個伴侶莫屬。這部影片中將Henry與Erica相處時的幸福時光拍得非常樸實卻動人,不再是一個人的用餐時光、不再是一個人對著紙張的心情書寫,生命中有一個伴侶,是多麼美好的事。
這是這部極度憂鬱甚至帶著些許絕望色彩的影片,在不忍心之餘,送給觀眾一份禮物吧!

總之,這是一部會讓人思考一些東西、畫面非常冷靜卻具美感、基調雖然壓抑憂鬱卻又不至於完全徹底絕望的電影。相當值得欣賞。導演Tony Kaye繼”美國X檔案”後又一次提出了需要美國大眾正視的社會問題,男主角Adrien Brody也繼”戰地琴人”之後,再一次展現他無可取代的銀幕憂鬱魅力。
可惜這部片只在台北台中高雄上映,其他地區的觀眾,還是只能自力救濟了。

PS.網路上不難查到愛倫坡這篇小說用在電影中的原文字句及翻譯,還有羅莉塔的內容簡介。

My Blog:泰瑞莎的文字寓http://www.wretch.cc/blog/cfsjhs/28514886

此則回應
無圖示
回應
2F
謝謝你的分享,寫得很好,可是劇情都講完了,就沒必要去看了...本來想看的...
無圖示
回應
3F
謝謝你的分享,寫得很好,可是劇情都講完了,就沒必要去看了...本來想看的...
無圖示
回應
4F
抱歉沒有提醒文中有提到一些劇情,但是沒有提到很多,還是可以去看的,因為這部片劇情不是很重要的重點,除了劇情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看。
無圖示
回應
5F
很多層面文字是看不出來的, 配樂也是 臉部表情也是 ...etc. 必須自己親自感受.
無圖示
回應
6F
這是一部很棒的作品,即使在去年影展已經看過了,還是很期待在看1遍。
無圖示
回應
7F
CFS 這篇影評寫得不錯,給你按讚!
無圖示
回應
8F
看完電影後搜尋到您的影評,解了些劇情上的疑惑,謝謝你。
無圖示
回應
9F
看到文章劈哩啪拉長
我就知道有雷了
快快閃過

標題要下有雷啊大佬
(共1頁)